本次印巴冲突的导火索是4月22日在印度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帕哈尔加姆附近发生的恐怖袭击,恐怖分子向拜萨兰山谷的游客开枪,这次恐袭造成25名印度公民和1名尼泊尔公民死亡,事后,一个名为“抵抗真相”的组织宣布对本次恐袭负责,该组织与恐怖组织“虔诚军”有关。
印度政府反应激烈,指责本次恐袭与巴基斯坦有关,印巴两国关系随即紧张,双方纷纷调兵遣将,多个机场关闭,航线暂停,印度总理莫迪更是宣布暂停执行《印度河水条约》的部分内容,巴基斯坦政府警告此举等于“战争行为”。
就目前的情况看,巴基斯坦政府有意淡化冲突,我们从巴基斯坦防长阿西夫的相关表态中就能看出来,但阿西夫也强调了巴基斯坦的核威慑能力,宣称如果有人试图干涉巴基斯坦的内部事务或与其对抗,巴基斯坦“将会露出微笑并予以回应”。
“要让每一个国家都知道:如果印度发动进攻,并让巴基斯坦的生存权受到威胁,那么没有人能够幸存。(既然巴基斯坦无法存活),我们也不会允许任何其他国家在这个星球上存活。”
巴基斯坦对印度甚至是对全世界发出了核威慑,这本身其实就已经说明了巴基斯坦的弱势状态,真正有实力的一方是不会轻易提到核威慑的,只有那些实力不足的国家或地区才会频繁挥舞“核大棒”。
对巴基斯坦的弱势,其实也可以理解,这里且不提印巴双方的军事实力对比,毕竟,这个十分复杂,而且不同的读者因为所谓立场等缘故也会有不同的看法,这里仅说一点,就是恶劣的经济状况不允许巴基斯坦打一场大规模战争,甚至无法持续一场较大规模的冲突,打仗就是烧钱,巴基斯坦脆弱的经济没有这种能力,如果被拖入持续的战争当中,巴基斯坦内部很容易发生问题。
这也是在局势激化后,联合国和美国等国纷纷发声调解的主要原因,倒不是怕巴基斯坦“不会允许任何其他国家在这个星球上存活”,而是担心巴基斯坦的核武器失控,美国前防长詹姆斯·马蒂斯曾在自己的著作《呼号混乱》中,明确指出巴基斯坦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国家,没有之一,理由就是该国不断扩大的核武库和复杂的极端主义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