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揉腹不断,百病不犯”,这样揉腹更渗透、效果好!脾胃差的孩子快做起来积食、便秘

飞翔说健康 2025-05-07 22:45:46

“揉腹不断,百病不犯”,这样揉腹更渗透、效果好!脾胃差的孩子快做起来

积食、便秘、口臭,孩子的脾胃问题一天不调理,就一直存在着容易生病的风险。我一直很推荐摩腹,这个手法能够促进消化,调理脾胃,也简便好操作。

揉腹,每天只要花10分钟,就能将温热、疏通的力量由孩子的腹部传遍全身,补足元气,助力脾胃运化。

帮孩子揉腹的好处

腹部容纳着人体的重要脏腑,脾胃大肠小肠皆位于腹部;同时众多经络穿行于此,使得腹部成为气血升降的枢纽所在,对于调理身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常言道:“揉腹不断,百病不犯”,揉腹能够健脾和胃、理气消食,不仅对小儿便秘、腹胀、腹泻、呕吐、恶心、厌食等脾胃问题有非常好的效果,而且日常按摩腹部,也是很好的保健手法。

并且,腹部的操作很简单,穴位也易找,孩子一般也不会抗拒,所以比较容易坚持。晚上睡前做一做,对于安神助眠也是有帮助的。

想要揉腹更渗透、更有效果,就要注意穴位选得对不对、准不准,有没有用合适的力度,以及是否按照正确的步骤来进行。

这样揉腹更渗透、效果好

第一步:按揉穴位,激活精气

1、按揉中脘2分钟

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中脘穴是胃经的募穴,募穴指的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胸腹部的腧穴。对脾胃来说,中脘就是胃气汇聚的大本营。

中脘还是八会穴之一的腑会,又系手太阴、少阳、足阳明、任脉之会所,所以可以用于治疗一切腑病(胃、胆、胰腺、大小肠),尤其是胃脏的疾患,能够梳理中焦之气。

更难能可贵的是,中脘穴对于脾胃是双向调节的作用,可清可补。有积滞时可以用其消积导滞;脾胃虚弱的孩子也可以用其健脾和胃;此外,中脘穴还有祛痰利湿之功。

2、按揉关元2分钟

定位: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下3寸。

关元穴,关即关藏,元即元气,“关元”即为关藏人身元气之处,凡是元气亏损都可以使用。《扁鹊心书》中说:“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虽不得长生,但可保百余年寿矣。”,可见它是一个很常用且重要的养生保健穴位。

关元穴可以培补元气,调节脏腑功能,从而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按揉关元穴就像刺激人体元气的开关,小肚子一下子就暖起来了。

3、按揉天枢2分钟

位置:在腹部,横平脐中,正中线旁开2寸。

天枢穴也是一个募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募穴,所以该穴的气血物质与大肠经特性相符,为大肠经气血的主要来源之处。正因如此,天枢穴对于治疗肠道相关疾病具有重要的作用。

而且,天枢穴是腹泻与便秘可以双向调节的。日常生活中,只要遇到孩子肚子不舒服,比如吃多了肚子胀、肚子疼、便秘,或者肚子受寒了腹泻拉肚子,马上就给他揉一揉天枢穴,通常就能缓解。

按揉完腹部的重点精气开关后,孩子的肚子已经变得温热柔软,下一步要趁热打铁,拨通经络。

第二步:拨通经络,调和脏腑2分钟

拨脾经、胃经

手法:胃经自上而下拨3-5遍,脾经自下而上拨3-5遍。

以腹部的正中线来定位,胃经走在腹正中线旁开2寸,脾经走在腹正中线旁开4寸。

尽量以大范围来拨经,可以更好地梳理气血、帮助运化、调和脏腑。

如果帮孩子操作时把握不好力度,可以用掌根大面积地从上到下按揉,再从下往上按揉,直到感觉手下微微发烫即可。

第三步:搓热双手,温暖神阙2分钟

将双手搓热,上下交叠,劳宫穴位置对准肚脐,再以顺时针上下左右按揉。

神阙穴,是元气汇聚之处,与全身经络相通,按揉这个穴位相当于给整套揉腹的手法做一个收尾,也是给身体一个信号,带动体内能量的自我调节。

还有一点特别需要注意,为了保护孩子的皮肤,揉腹时需要涂抹一些介质,比如润肤露、茶籽油等。建议选取天然的草本按摩油,其中的草本成分,如薏仁、白术、茯苓等,都具有健脾祛湿的作用。它们能深入肌肤,滋养脾胃,调和气血。

在睡前用精油摩腹,可以在孩子睡眠中持续发挥作用,起到温中健脾、行气和胃的功用。油性介质配合上揉腹,渗透性强,能够将草本能量更好地输送进身体;而且油性物质不易挥发,能够较久地停留于皮肤、穴位之上,也就意味着草本的能量可以更持久地发挥。

摩腹可以晚上睡前操作10分钟,也可以早晚各操作一次,如果你一直想要给孩子推拿,却因为各种原因迟迟没动手,可以就先从最简单的摩腹做起了。

-

0 阅读:1
飞翔说健康

飞翔说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