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之所以能击毁印度6架战机,那是因为印度目前还没出动光辉战机,如果光辉战机登场,巴方损失的何止6架?整个战区制空权恐怕都将被彻底改写!
"光辉"战机是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的"亲儿子",研发历时30余年,号称集成了法国、以色列和俄罗斯的先进技术。
尽管早期因性能不稳定被调侃为"机场保卫者",但经过多次升级,最新MK-1A版本装备了有源相控阵雷达和超视距导弹,纸面数据足以抗衡巴基斯坦的"枭龙"Block3。
不过,实战表现仍是未知数——毕竟,"光辉"至今未经历高强度空战考验。
印度空军对"光辉"态度微妙:一方面斥资60亿美元采购83架,另一方面又追加订购法国"阵风",显然留了后手,巴基斯坦则趁机嘲讽:"或许‘光辉’更适合航展表演?"
印巴空战话题总能点燃民族情绪,但抛开口水战,有几个关键点值得冷静思考。
现代空战早已不是单一装备的比拼,而是体系对抗。即便"光辉"战机部分参数亮眼,若指挥系统、电子战能力和飞行员素质存在短板,也很难复制"1换6"的逆袭,印度空军近年虽积极现代化,但后勤故障率高、训练事故频发的问题依然突出。
战机"国产光环"是一把双刃剑,"光辉"承载着印度军工自主化的野心,但过度宣传可能反噬——2019年印巴空战中,被击落的米格-21竟被部分印度媒体硬说成"光辉",闹出乌龙,真正的强国空军,需要的是脚踏实地改进,而非营销话术。
最后,地区和平比"击落数"更重要,印巴若陷入军备竞赛,最终拖累的是民生经济,或许,两国更该学学中国"枭龙"的定位:够用就好,把资源留给经济发展,毕竟,战机的最大价值,应该是威慑而非实战。
马耀华
你知道个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