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概股集体大跌2.34%,为什么?2025年5月7日中概股集体大跌,纳斯达克中国

智哲谈商业 2025-05-08 09:24:10

中概股集体大跌2.34%,为什么?

2025年5月7日中概股集体大跌,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跌2.34%,阿里巴巴、百度等头部企业跌幅均超3%。原因揭晓:

一、美国《外国公司问责法》的监管压力升级

1. 退市风险加剧市场恐慌

美国SEC于5月7日宣布将5家中概股企业(包括百济神州、百胜中国等)列入《外国公司问责法》暂定清单,要求其提交审计底稿以接受美方监管。由于该法案涉及数据主权和商业机密问题,中方监管部门明确拒绝配合,导致企业面临强制退市风险。此类政策直接冲击投资者信心,引发抛售潮。

2. 中美监管规则冲突深化

美国要求获取中概股完整审计底稿,而中国《数据安全法》禁止敏感数据出境。例如,某生物医药企业因拒绝提供临床试验数据底稿,2024年被SEC启动退市程序。这种不可调和的矛盾使中概股长期处于政策不确定性中。

二、华尔街做空力量的主动狙击

1. 杠杆式做空ETF的精准打击

美国Direxion推出的三倍做空富时中国ETF(YANG)本周涨幅达40.62%,通过杠杆放大市场恐慌情绪。此类基金配合政策利空,在A股、港股及美股中概股间形成联动做空链。

2. 恶意做空与市场操纵

部分中概股在美股下跌时,同步出现A股市场的异常抛压。例如,5月7日阿里巴巴美股跌3.47%,同日港股阿里巴巴-SW跌超4%,显示跨境资本协同做空迹象。

三、宏观经济与地缘政治冲击

1. 关税政策加剧业绩担忧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5月7日利率决议中强调,关税对通胀和供应链的负面影响“远超预期”,直接冲击出口导向型中概股(如制造业、跨境电商)的盈利预期。

2. 中美战略博弈的外溢效应

美国近期通过《2025年国防授权法案》限制对华科技投资,叠加《中国竞争法案2.0》对中概股融资渠道的潜在限制,进一步压制市场风险偏好。

四、市场情绪与技术面共振

1. 流动性收紧预期

尽管美联储5月7日宣布维持利率不变,但市场担忧年内降息幅度缩减,美元流动性收紧预期导致成长股估值承压,中概科技板块首当其冲。

2. 技术性破位引发止损盘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破关键支撑位后,程序化交易触发止损指令,加速下跌。例如,5月7日极氪汽车逆势上涨11.51%,但未能扭转板块整体颓势。

五、对 A 股的影响

此次大跌是政策打压、市场操纵与宏观环境恶化的综合结果,向A股传导的风险有限,反而有利于提振香港股市!

0 阅读:42
智哲谈商业

智哲谈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