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北大双料学霸李永乐,毕业后两次面试被名企拒绝,转身到北京人大附中应聘物理老师,校长看到桌上厚厚的简历,问道:”你这样的高材生,为何甘愿到我们这里当老师,我怕庙太小,留不住你这尊大佛呀!“没想到李永乐的一句话回答,却让校长哭笑不得。
您可能没听说过李永乐这个名字,但您家孩子刷手机时肯定看过他的视频!这个戴着眼镜的中学老师,用大白话讲物理知识,把枯燥的公式变成趣味故事,在网上圈粉百万。可谁想得到,这位"网红教师"竟是清华北大双料学霸!
要说这李永乐啊,可是正儿八经的"清北牌"人才——本科在北大啃书本,硕士到清华搞研究。按常理说,这样的高材生该去搞科研、进大企业才对。但人各有志,这位年轻人偏偏选了条让人意外的路。
刚出校门的李永乐也试过找体面工作,大公司抢着要这个学霸。可面试时一听要天天加班,小伙子扭头就走。回家待了小半年,老父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这天天在家窝着可不行!"老爷子灵机一动:"咱不去受那加班的气,当老师多好!铁饭碗不说,还有寒暑假。"
您还别说,这建议真成了转折点。人大附中收到他的简历时,校长亲自端茶倒水接待。面试时校长直纳闷:"您这样的人才,怎么想来当中学老师?"李永乐实诚得可爱:"我就图个朝九晚五不加班。"这话把校长逗乐了,当即拍板录用。
要不说真金在哪都发光呢?李老师上课像说相声,枯燥的物理公式到他嘴里全成了生活故事。学生成绩当年就涨了两成,第二年物理竞赛拿奖拿到手软。有学生偷拍他讲课发网上,嚯!点击量蹭蹭涨,网友追着催更新。
现在的李永乐可了不得,既是重点中学的台柱子,又是短视频平台的"科普一哥"。出的物理科普书卖得火热,粉丝天天蹲守等他更新。有人替他可惜:"这么聪明该去搞科研啊!"可看看人家带出的学生,哪个不是未来的科学家?要我说啊,能把知识种进千万人心里,这功德可比实验室里的研究小吗?
这事让我想起咱老百姓常说的话:是金子总会发光。李永乐没走寻常路,却走出条更宽的大道。现在的年轻人总想着挣大钱、当大官,可踏踏实实做好眼前事,把本事用在需要的地方,谁说不是真本事?就像老话说的,行行出状元,只要心里装着他人,在哪不能活出精彩?这样的故事,值得讲给孩子们听听。
麦甜守夜人
科研?会敬酒不?不会敬酒总会罚酒吧?什么,都不会?哪来哪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