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中国有,但就是不造;光刻机中国有,就是不造。之所以进口,目的就给美西方赏饭

阿智通鉴 2025-05-08 14:33:30

发动机中国有,但就是不造;光刻机中国有,就是不造。之所以进口,目的就给美西方赏饭吃,让美西方在吃饭这种头等大事上依赖中国,等到将来某一天中国突然不高兴了,就不赏饭了,饿死美西方!   发动机和光刻机这俩玩意儿,中国真的造不出来吗?非也。看看新闻就知道,中国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已经突破了"玉龙"系列,AES100民用涡轴发动机都拿到适航证了;光刻机方面,上海微电子的DUV光刻机已经能造65nm芯片,哈工大连EUV光源技术都攻克了。但为啥还在进口?   先说发动机。中国从俄罗斯买的AL-31和D-30发动机,每年都得花上十亿美元。这些发动机装在歼-10、轰-6K这些主力战机上,俄罗斯专家还嘲笑说"中国永远学不会造发动机"。可他们不知道,中国买发动机是故意给俄罗斯"赏饭吃"。俄罗斯军工体系早就空心化了,每年靠卖发动机给中国续命。要是哪天中国突然不买了,俄罗斯的军工企业就得倒闭一半。就像2024年俄乌冲突期间,俄罗斯突然发现自己的导弹库存见底了,还不是因为中国停止采购RD-93发动机,导致他们的生产线停摆?   再说光刻机。荷兰ASML的EUV光刻机卖一台1.7亿欧元,中国每年砸进去87亿美元买这玩意儿。但中国真的缺光刻机吗?上海微电子的65nmDUV光刻机已经能满足90%的成熟制程需求,中芯国际用SAQP技术都能做出10nm芯片了。中国之所以还买ASML的光刻机,就是要让荷兰人上瘾。2024年荷兰政府突然改口要恢复对华出口,为啥?因为中国掌握了封装光刻机80%的全球市场,ASML的股价暴跌40%。这就像钓鱼,先让你尝点甜头,等你上钩了再收杆。   这背后的逻辑其实很简单:中国在关键领域故意留个"缺口",让美西方形成路径依赖。就像稀土,中国占全球90%的供应量,美国的F-35隐身涂层、导弹制导系统都得靠中国稀土。2025年美国突然发现自己的稀土库存只能维持3个月,这才慌了神。同样的道理,中国在光伏、锂电池、特高压这些领域也在玩这招。德国大众每年从中国进口300万套电池管理系统,要是断供,他们的电动车生产线就得停摆。   有人可能会问,为啥不直接全面自主化?这就像下棋,你得留几个"活眼"。中国现在在发动机和光刻机领域的进口,其实是在构建"不对称威慑"。美国不是要搞技术封锁吗?中国就用市场反制。2024年美国对中国电动车加征34%关税,结果中国反手对大豆和玉米实施配额制,美国农场主直接炸锅。这种"你打我技术,我打你民生"的策略,比直接对抗更狠。   更绝的是,中国在进口的同时还在"温水煮青蛙"。俄罗斯卖发动机赚的钱,大部分又用来买中国的无人机和装甲车;荷兰ASML卖光刻机的利润,被中国用光伏组件和锂电池赚了回来。这种"循环吸血"的模式,让美西方既离不开中国市场,又被中国一步步掏空产业链。就像当年日本半导体产业被美国搞垮,现在轮到中国用同样的手法对付美西方了。   所以说,发动机和光刻机的进口,本质上是中国在下一盘大棋。表面上看是"造不如买",实际上是在关键领域打造"战略抓手"。等哪天中国突然收紧进口,美西方的产业链就得瘫痪。这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策略,才是真正的大国智慧。

0 阅读:94

猜你喜欢

阿智通鉴

阿智通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