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的一天,正在熟睡的毛主席,突然被门外的声音吵醒,这不禁让毛主席有些不悦,没想到毛主席见到这个人之后,却高兴地说:“是大哥啊,快进屋坐吧。”
这个人是谁呢,竟能让毛主席喊他大哥。
这个人就是邵式平。
邵式平是闽赣苏区的创建人和主要领导人之一,当年江西民间流传:“上有朱毛好主张,下有方邵打豺狼。第一将军方志敏,第二将军邵式平。两条半枪闹革命,打倒土豪为人民。”
1916年,十六岁的邵式平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昌的一所知名中学。虽然他的家庭条件不好,但是父母极其重视对他的教育。进入中学后,邵式平如鱼得水,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
读书时候,他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一些进进步团体组织的活动。在此期间,他认识了了方志敏,由于两人志趣相投,很快他们就成了无话不说的好友。
之后,两人便经常一起参加活动,1920年前后,他们还参加了南昌组织发起的“鄱阳湖社”。
1923年,邵式平考入北平师范大学,与更多进步青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25年,在陈毅的介绍下,邵式平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更是积极地投入到各项革命运动。
之后,邵式平在李大钊等我党元老的直接领导和培养下,积极参加进步学生运动,并且成了学生运动的“领袖”。
之后他带领学生参加过很多次抨击军阀的示威游行活动,因此北洋政府对邵式平发起了大规模通缉,组织上为了保护他,就让他回老家避难。
革命的道路以及之后的成功是由不断的失败铺垫而成的,邵式平也是同样。
回到家乡后,邵式平第一时间找到了方志敏,两个人继续联络战友,重新组建班子对反动武装进行打击。
两人还成立了江西省农民协会,之后他把全省的农民运动搞得红红火火。然而,随着反动军阀的不断镇压和农民武装斗争经验的欠缺,原本的革命根据地逐渐缩小。
为了扭转局势,邵式平与方志敏等人决定坚持游击作战的方针,在后面的战斗中,邵式平指挥农民武装接连取胜。
其中比较有名的是二人共同领导了赣东北的弋横暴动,在暴动中,他们建立革命武装,实行土地革命,开展游击战,创建赣东北苏区的伟大征程就此拉开序幕。之后,他们更是为赣东北苏区的建立、巩固和发展立下了赫赫战功。
由于经常在敌人的眼皮底下活动,邵式平给自己起了一个“余艳王”的化名,同志们都亲切地称他为“艳王”。
在一次战斗中,游击队抓获了一批敌人俘虏,一名游击队员说:“把他们押到‘艳王’那里去。”
当时俘虏把“艳王”听成了“阎王”,他们吓得连忙跪地求饶,最终一番教育,俘虏也被释放,不过邵式平也因此得了一个“阎王”的称呼。
后来,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中央苏区不断地发展壮大,这让蒋介石如坐针毡。他调集数十万重兵,对中央苏区进行了第四次“围剿”。
1933年,邵式平在组织的安排下带领人马,与彭德怀率领的红三军团会师。之后又来到了中央苏区向毛主席汇报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革命情况。
不过当时毛主席的处境并不好,因此找他的人并不多。但是邵式平和方志敏却登门造访,让毛主席很是高兴。在汇报工作的过程中,他们也对彼此有了深入的了解。
交谈过程中,毛主席问邵式平:“你学过军事没有?”邵式平说:“没有,我在大学是学史地的。”毛主席笑着赞许道:“好啊!投笔从戎,放下笔杆子拿起枪杆子。”
当时邵式平身材高大魁梧,性格随和朴实,大家都喜欢喊他“邵大个”或“邵大哥”,在毛主席与邵式平第一次见面后,毛主席也开始唤他“邵大哥”。
这次的谈话,邵式平被毛主席的个人魅力所折服,他坚信只要跟随毛主席的路线走,一定会取得革命的胜利。
然而在长征期间,邵式平邵式平受到了张国焘的蛊惑,积极拥护“南下”的路线。
好在邵式平及时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因此他的内心非常自责。
后来,邵式平找到毛主席向他承认错误,毛主席不仅没有批评他,还耐心的安慰了他。
邵式平进入延安抗大学习,不久后被中央组织部调任陕北公学任教育长。在之后的日子里,邵式平为革命工作尽职尽责。
新中国成立后,邵式平被毛主席亲自点名担任江西省省长。
1959年,邵式平到北京开会,他非常想念毛主席,于是他就去看望。当时邵式平直接坐着周总理的车去了中南海。
但是工作人员看到车里走出来不是周总理时,他们就把邵式平拦下来询问。交谈的过程中,他们吵醒了正在休息的毛主席。
当毛主席看到是邵式平后,立刻高兴地说道:“是邵大哥啊,快进屋里坐。”
这次,邵式平和毛主席谈了很久关于江西的发展和规划。之后,邵式平依旧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了工作之中。
1965年,邵式平去世。
抗战时期,邵式平为革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和平时期,他为江西的经济建设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他是抗战中的英雄,更是建国初期的杰出领导者。他的一生经历丰富多彩,是中国革命历史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