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透,全红婵拿了奥运冠军,大家都猜她要么去清华北大,要么去北体大搞专业训练,怎么偏偏选了暨南大学?直到看见她跟苏炳添同框时“摸大腿”的名场面,才突然顿悟:“好家伙,原来冠军早就‘抱上大腿’了!”
但玩笑归玩笑,其实我一点也不意外她的选择,全红婵是湛江妹子,暨南大学在广州,离老家就300公里,高铁2小时就能回去。她之前老说想多陪陪家人,尤其是妈妈身体不太好,在省内读书,平时训练、比赛间隙能随时回家,比去外地方便太多了。
苏炳添现在是暨南大学体育学院院长,他说了,学校会给全红婵开“小灶”,搞一个“二沙精英班”(二沙岛是广东队训练基地),苏神自己当年就是一边训练一边在暨大读书,后来从运动员变成老师、院长,他最清楚运动员需要啥样的学习模式,所以这套方案说白了就是“怎么适合她就怎么来”。
全红婵跟苏炳添关系也挺近,现在苏神亲自当她“半个导师”,以后退役了留在暨大当老师,既能继续搞体育,又能稳定发展,这路径简直现成的,换谁都会觉得靠谱啊!
说白了,全红婵的选择很实在——既不勉强自己去够够不着的门槛,也不远离熟悉的环境,还能借着学校和前辈的资源,为退役后的生活铺好路。
苏炳添那句话总结得挺到位:“优秀运动员就该有适合他们的培养方式,别让读书变成负担,要让它成为助力。” 婵宝保送暨南大学这事儿,稳当!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