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皮定均看上了女干部张烽,就让县长去说媒,张烽听说了县长的来意后,拒绝

吴泽宇吖 2025-05-08 16:51:51

1940年,皮定均看上了女干部张烽,就让县长去说媒,张烽听说了县长的来意后,拒绝道:“他条件很好,但我不想嫁给他!”

信源:《太行妇女志》,中共涉县县委党史资料办公室编,1994年版,第213-217页。

1940年初夏,皮定均率部转战豫西,驻扎在南阳一个小村子里。

当时,他已经是八路军某支队的政委,年纪轻轻,英气逼人,谋略过人,常被战友们戏称为“娃娃军长”。但这一回,他打了一场自己也无法预料的“硬仗”。

事情起因,要从他第一次见张烽说起。

那天傍晚,村头的妇救会正在为前线筹备物资,一个瘦高挑的女干部正站在石板上,嗓音干脆利落:“每户捐一条棉被,咱们不能让伤员冻着!”

她一手夹着笔记本,一手指挥人群,整个人干练果决、毫不拖泥带水。皮定均站在人群外,凝神看了片刻。那一眼,他就动了心。

“她是谁?”他转头问副官。

“张烽,县妇救会主任,张主任。”副官小声答,“厉害得很,战场上能提担架,战场下能掏枪护烈士遗属。”

皮定均点点头,没说什么,心里却已经打起了算盘。

接下来几日,他有意无意在妇救会附近转悠,偶尔送点前线捎来的物资过去,时不时帮她搬东西、修门窗,总之,总能找到接近她的理由。

但张烽却始终和他保持着“公务式”的距离,说话永远板正简洁,眼神清冷,一点也不给他可乘之机。

皮定均有些气馁,又不甘心。他这个人,打仗是铁了心的狠角色,追人也是认准了就不撒手。思来想去,他干脆找上了县长郑晶华,让他做媒,说清楚自己的心意。

郑晶华一口答应,转头便去妇救会找张烽。谁料,张烽听罢,只冷冷一笑,说:“他条件是很好,但我不想嫁给他!”

县长瞠目结舌,只得带着尴尬的结果回去复命。

皮定均听完,只是笑了笑,咬着牙说了一句:“不怕,她不答应,我就天天去妇救会。”

果然,接下来的日子里,张烽去哪儿,他就跟到哪儿。她送烈士骨灰回乡,他跟着提水;她带伤员就医,他一路护送。

张烽一次次警告:“你别再来了!”皮定均却回答:“你忙你的,我自己愿意来的。”

有一回,张烽半夜送物资,遭遇土匪劫道,正惊慌之际,一声枪响,一道熟悉的身影从林中冲出,三枪击退土匪,拉着她逃到山脚下。

她惊魂未定,愣愣看着他喘着气说:“你怕什么?有我在。”

那一晚,她第一次对皮定均多看了一眼。

可第二天,她依旧铁着脸说:“我见太多军人妻子,一个个眼睁睁送丈夫上战场,回来只剩骨灰盒。我不想当那样的女人。”

皮定均没辩解,只低声说:“我不是要你为我当寡妇。我想和你并肩,活着一起干革命,死了也做烈士碑上的一行字。”

张烽心头微颤,表面却依然强硬。

1941年冬,张烽随部队支前,被弹片擦伤,昏迷两天。醒来时,发现皮定均守在床边,眼圈发红,一夜未眠。

他握住她的手,低声说:“你再不答应我,我怕哪天真要在你骨灰盒前表白了。”

张烽苦笑:“你就是这么死心眼儿?”

皮定均点头:“打仗能赢,追你我也能赢。”

终于,1943年6月,抗战进入最吃紧的阶段,一次战地转移后,张烽轻声对皮定均说:“以后,不许你比我先死。”这句话,是她的点头,是她的认输,是她的承诺。

那一夜,他们没有山盟海誓,也没有鲜花美酒,只有一盏煤油灯下,两人并肩写入党申请书和婚姻申请表。

后来部队有人调侃:“皮政委,你是打仗打进人家心里了。”

皮定均哈哈一笑:“这仗,我是死追烂打打赢的!”

0 阅读:0
吴泽宇吖

吴泽宇吖

吴泽宇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