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5月上旬,毛主席乘专列到达了广州,在这里主持召开中央工作会议,会议间隙,毛主席畅游了珠江,又提出要游长江。
其他中央领导同志出于安全的考虑,都劝毛主席不要游长江,特别是以罗瑞卿为首的各个部长都在劝阻毛主席道:“长江实在是太危险了,最好还是不要游了。”
不过,毛主席却有自己的想法,他对着他们说道:“我游珠江都成功了,哪有什么太危险、不安全啊,你们无非就是怕我游长江冒风险出事儿,但是我自己难不成还不知道自己的水性吗?我心中有数,你们也别再劝我了!”
罗瑞卿一听,便心知毛主席所讲的这件事情是不可改变的了,但他还是怕毛主席游长江出什么意外,所以他便命朱汉雄考察长江。
很快,关于长江的考察报告便到了罗瑞卿的手上。
报告上显示,长江水深急流,沿岸的浅水处不仅堆满了瓦砾、石块等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还有许多铁桩、铁丝网等这些战争遗留下来的残迹,所以在这些不安全因素的影响下,长江水可是万万游不得的。
罗瑞卿在看完报告以后,深觉得这是一件不得了的大事,所以他立马与党中央的刘少奇进行汇报。
刘少奇表示,毛主席要游长江,还需要经过中央常委会的讨论。
哪承想,这件事情不小心被毛主席本人知道了。
毛主席在看到长江河的汇报以后,并没有放弃游长江的想法,可他没想到,罗瑞卿竟一而再再而三的阻拦他。
罗瑞卿表示,毛主席的自身安全容不得一丝差错,所以毛主席要还是执意想游长江,还是要等中央常委会讨论之下的结果。
毛主席见眼前的罗瑞卿一副油盐不进的样子,便气得直接冲他吼道:“你不就是怕我淹死在这里吗?为什么要问中央?为什么要等中央的结果?中央主席现在就站在你面前呢!”
罗瑞卿只得无奈作罢,而中央常委会以及省级领导人在闻讯以后,也都不敢再坚持不同意见了。
为了确保毛主席此次游长江的安全,朱汉雄受命开始在公安系统内部挑选了若干精通水性的青年,并建立了一支信得过的水上保卫队伍,在这些都准备好以后,他又忙安排游轮接待任务,组织厨师、服务员,并准备好炊具、食品等。
1956年6月的一天,风和日丽,毛主席乘坐专机到达了武汉。
刚走下舷梯的毛主席,便兴致勃勃地挥手招呼众人:“走啊,游水去!”
不过,毛主席还是先乘着安排好的汽车到达江汉关码头,后又搭上了“轮渡二号”游轮。
到达游轮上的毛主席,由身边的工作人员保护着,两度通过游轮上精心研制的梯子,从“轮渡二号”下到一只小木船上。
毛主席双手抓着梯子,面对木船,背对江水,一级一级地下了梯子,身体触到了水面,又抓着梯子蹲下去,把身子埋到江水里湿了湿水,才松手跃入江中。
大概游了一个多小时,大约四十里后,河道被沙洲分成了两股狭窄的巷道,巷道里水流很急,大家便开始力请毛主席上船,毛主席只得再度由身边工作人员搀扶着,攀缘梯子,回到“轮渡二号”上休息。
毛主席上船以后,冲了冲身子,披上了浴衣,然后坐上了躺椅,并且微笑着,露出好高兴的样子。
等毛主席游水后稍事休息好之后,已经到了下午两点钟,他同众人一起在游轮上用的午饭。
6月2日下午两点,是毛主席第二次游长江。
毛主席在水中时而游得自由自在,时而又躺在江面上一动不动。
而长江两岸,因着毛主席的两次畅游长江,早就引起了人民群众的广泛关注,一时之间,毛主席游长江的消息传遍了武汉三镇,人民群众欢欣鼓舞,都想亲眼看一看毛主席游长江的风采。
所以毛主席的第三次畅游长江,好几万的群众前来一睹风采,并自发地在岸边欢呼“毛主席万岁”,而且许多群众还在岸上追着毛主席走,人山人海,热闹极了。
于是,毛主席在畅游三次长江以后,便兴奋地挥笔写下了《水调歌头·游泳》一词,抒发畅游长江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