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一群戴白头巾的外国人在香港地铁大声唱歌,热情好客的香港人安静欣赏,没有

阿柯说社会 2025-05-09 12:34:43

5月7日,一群戴白头巾的外国人在香港地铁大声唱歌,热情好客的香港人安静欣赏,没有人觉得吵闹,尽管过道被堵塞也毫不介意,胸怀之宽广让人佩服。回想前几天,大陆人不过在香港的24小时便利店休息,就被骂了个半死。看来,皮肤的颜色很重要。   5月7日,香港地铁车厢内,一群头戴白头巾的外国人成为了“焦点”。他们毫无顾忌地大声唱歌,歌声响亮且持续,在相对封闭狭小的地铁空间内显得格外突兀。   要知道,香港地铁向来以空间紧凑著称,过道本就狭窄,而他们或站或聚,几乎将过道堵塞得严严实实。然而,周围香港人的反应却令人匪夷所思。   没有常见的皱眉、没有任何不满的言语,更无人上前劝阻,反倒像是置身于一场“特别的表演”之中,眼神中透着所谓的“宽容”与“理解”,甚至有人轻轻点头,仿佛在欣赏这突如其来的“热情”。   这般场景,着实让人疑惑:难道在香港,外国游客的喧闹竟成了“纯真自在”的展现?   可当视线转回到不久前的香港24小时便利店,大陆游客的遭遇却形成了鲜明对比。旅游旺季,大陆游客出于预算考量,选择在便利店内小憩。   夜深时分,店内聚集了不少人,他们或盖着衣物,或戴着帽子,趴在桌上短暂休息,并未做出任何破坏秩序或影响他人的举动。   然而,这样的场景却被部分香港人拍下来,配以“没钱住不起酒店,就不要来香港旅游”的不当言论。   同样是在公共场所,同样是为了休息,外国游客的喧闹被“包容”,大陆游客的节俭却被嘲讽,这双重标准,何其刺眼!   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这样的差别对待并非个例。此前,一位内地女子在吉隆坡旅行,于海边正常拍照,未料竟遭一对香港母女挑衅。   对方不仅竖起中指,更恶语相向,喊出“滚回中国”这般伤人话语。而反观香港地铁内对外国游客的态度,这般反差,不禁让人质问:香港某些人心中的“度量”,为何在面对自己同胞时,变得如此狭小?   从文化与社会心理角度看,这种双重标准的背后,或许存在着复杂的因素。   部分香港人受所谓“国际化”思维影响,潜意识里对西方游客有着过度的美化与包容,认为他们的一切行为都自带“洋气”滤镜;而对大陆游客,却带着偏见与傲慢,忽视了大陆游客为香港旅游经济做出的巨大贡献。   要知道,香港的繁荣,离不开内地游客的支持。每逢假期,大量大陆游客涌入香港,带动了当地餐饮、购物、住宿等多个行业的发展。可部分香港人却选择性遗忘,以偏概全,对大陆游客横挑鼻子竖挑眼。   这种差别对待,对香港的形象亦是一种伤害。香港一直以“东方之珠”“国际化大都市”自居,倡导包容、多元。然而,部分人的行为却与之背道而驰。   当大陆游客因这般不公对待而心寒,当网络上对香港这种双重标准的讨论愈发激烈,香港的城市形象也在悄然受损。   一个真正包容、友好的城市,不应以肤色、地域区分对待游客,而应一视同仁,展现出应有的大气与风度。   如今,香港部分人真该好好反思:同样是游客,为何不能给予平等的尊重与对待?   莫让偏见与傲慢蒙蔽了双眼,莫让双重标准冷了同胞的心。唯有摒弃这种狭隘的观念,以真诚和包容对待每一位游客,香港才能真正担得起“国际大都市”的美誉,才能在未来吸引更多游客,续写繁荣与辉煌。   否则,因小失大,伤害了同胞感情,失去了大陆游客的青睐,那才是真正的得不偿失。

0 阅读:0
阿柯说社会

阿柯说社会

你是一阵风在我这里掀起了万般波澜却又跟着云去了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