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9月18日,马占山指挥的江桥抗战打响了抗日第一枪。然而不久后,他却投靠

风城春史呀 2025-05-09 14:16:57

1931年9月18日,马占山指挥的江桥抗战打响了抗日第一枪。然而不久后,他却投靠了日军,但是毛主席却称赞他:“八年之前红军已与马将军成为抗日同志”。

1885年,马占山出生在奉天怀德,祖籍河北丰润,祖父因逃荒来到东北,由于家境不好,马占山七八岁时就要去给地主家放马,有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马占山骑马的技术也越来越好。

但是在马占山给地主放了十年的马后,地主却污蔑他偷马,马占山抓进官府,遭毒打和关押并被逼着赔偿。

后来那匹马自己跑回来了,但是地主仍不退钱。马占山气不过,干脆直接抢了他的马,就这样马占山落草为寇,开始做起了土匪行当。

刚沦落为土匪的时候,瘦小的马占山并不被别人看好,但马占山勇猛过人,还掌握了一手好枪法,很快在土匪中间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在众人的推荐下,他当上了这里的“山大王”。

在众人的眼中,土匪是打家劫舍的代表,可马占山所率领的一众土匪却是特例,他们在深山落草的时候,不仅没有欺压当地的百姓,反而还捍卫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1908年,马占⼭决定“⾦盆洗⼿”,率弟兄接受从军。

1911年,马占山投靠清军奉天后路巡防营统领吴峻升,从四营中哨哨长、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升任东北边防军骑兵师师长和⿊河警备司令等职。

1928年,日本人制造了皇姑屯事件,张作霖被炸成重伤,随后便因伤势过重而死去。马占山悲痛地说道:“这是公仇私恨,我必报之”。马占山的心里恨透了这些日本人。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当时张学良依旧严格遵守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携军队撤出东北进入了山海关内。

而此时土匪出身的马占山,他才不管那一套政治策略,谁占我的家园我就要和谁拼命,所以马占山带领着部队坚持留在了齐齐哈尔。

张学良临走之前,特别任命马占山为黑龙江省政府代理主席,希望他能和日军战斗到底。

1931年11月4日,日军出动1 300多人,在飞机的援护下以保护修桥为名,直扑江桥中国军队的驻地大兴站,日军还悍然向中国军队阵地发动猛攻。

马占山当即下令抵抗,英勇顽强的将士们同日军血战三天三夜,打退了日军多次进攻。

马占山在江桥战役中毙伤日伪军1300多人,日伪军很是惊讶,这是他们进军东北以来空前的一次损失。不过马占山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他的部队伤亡了三分之一。

这次抗战,赢得了全国人民的支持和点赞。马占山成了抗日英雄和抗日明星。

但是英雄并不是好当的,由于兵力有限,他致电请蒋介石的国民政府给自己支援,但是却没有任何消息,所以马占山陷入了孤军奋战的境地。

而且此时日军也“趁火打劫”,从政治上对马占山展开了诱降。马占山绝不可能当汉奸。但是,为了保存部队,生存下去,将来继续抗日。马占山决定暂时同日本人合作,出任了伪黑龙江省长,还出席了伪满洲国成立典礼。

马占山投降日本人后,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反对和谩骂。

上海市停止出售“马占山牌”香烟,他的部属中坚决抗日的纷纷离他而去。

其实马占山投敌只是表面功夫,实际上马占山一面调查揭露日本人侵略的罪行,一面秘密布置军事行动。

为了麻痹日本人,马占山一连三天,出入高档会所,沉迷酒色。日本人果然放松了对他的警惕。马占山趁机提取了盐款1400万元、税款300万元等大笔资。

4月1日,他摆脱了日本人的监视,以检阅部队为名,率领卫队步兵一营、骑兵一营,携带着军政两署官防印信、重要的文件和大量钱财等,偷偷离开了齐齐哈尔直扑拜泉。

在到达黑河之后,他联合省内各抗日力量,成立了黑龙江省抗日救国军总司令部,自任总司令,遂即通电全国,再举义旗。消息传出,举国欢腾,人们心中的马大将军又回来了。

1936年西安事变期间,马占山赞同中共主张,在张学良、杨虎城提出的“八项主张”通电上率先签字,并利用自己的声望极力推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1938年8、9月间,马占山前往重庆时,路经陕北时,受到了毛主席热情的接见。毛主席盛赞了马占山抗日的英勇事迹。

全面抗战爆发后,马占山任东北挺进军总司令,组建骑兵劲旅,鏖战西北疆场,扼守黄河之滨,与日寇苦战。

1940年,他再次出任黑龙江省政府主席,后被选为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

1948年平津战役期间,他拖着病躯积极奔走,多方斡旋,与邓宝珊将军等人,力促傅作义及其部下接受中国共产党和平解放北平的条件并宣布起义,为和平解放北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马占山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并以其亲身经历联合原国民党军政人员撰文,呼吁赴台人员弃暗投明,共建新中国,为祖国统一竭尽心力。

1950年11月29日,马占山病逝于北京,终年65岁。

马占山出身贫苦,不忍心看到穷苦人被欺负;他侠肝义胆,对有知遇之恩的恩人惨遭杀害,他怒发冲冠,有仇必报。

对外国人在中国土地上横行霸道,占领我国土,他敢于亮剑。家仇国仇,合在一起,他拿起枪打起了抗日第一枪。

0 阅读:34
风城春史呀

风城春史呀

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 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