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那年,授衔名单公布下来,很多老战士都被授予了将军军衔。但有一个人,却在名单出来前主动找到组织,说自己不愿评太高。他说:“战功是大家的,不是我一个人的。”最后,他只评了个大校。他就是被战友们称为“刘大胆”的刘金山。 其实,刘金山这个绰号,不是随便叫的。那是抗战期间,一场激烈的遭遇战后大家给他封上的。 那天,他被五个日本兵包围,一对五,几乎是死局。他拿着战刀杀得眼睛发红,却突然一声脆响,刀断了。他还没反应过来,敌人的刺刀已经划破了他的腹部,肠子被挑了出来。他扑倒在地,敌人以为他完了,围上来准备补刀。 可谁都没想到,他在血泊中猛地扑起,伸手夺住一个日本兵的刺刀,咬着牙把那人掀翻在地。剩下的敌人吓了一跳,但还没来得及退开,刘金山像头野兽一样扑过去,又撂倒了两人。等战友们赶来增援时,他全身是血,衣服早已被染透,却还在挥拳抵抗。 打完仗,他终于支持不住,一头倒下去。打扫战场的战士发现他还有微弱呼吸,赶紧把他送到战地医院。伤口太重,肠子都已经外露,而且严重感染。高烧、脓肿,他几乎没命。但他死活不肯用药,他说:“药留给别人,我熬得住。” 这事被白求恩知道了。当时白求恩正路过这个战区,听了这事,决定亲自来看望这位“硬汉”。白求恩为他清理伤口、消毒、缝合伤口,还留下一些止痛药交给他:“实在撑不住就吃一口。” 但从那以后,刘金山把药包好,塞进枕头底下,一口没碰。他忍着剧痛,硬是靠意志活了下来。 这不是他第一次命悬一线。在长征途中,红军行至泸定桥,发现桥板被敌人拆光,只剩下十三根铁索悬挂在大渡河上。谁都知道,那是送命的活。组织原本安排了二十二名精兵强将,但刘金山没在名单上。他听说后,一句话没说,直接扛起枪就冲上前。 带队的指挥员拦不住他,只得由他加入。刘金山是第三个上桥的。敌人的机枪从对岸扫过来,铁索在脚下摇摇晃晃,稍有不慎就会掉进汹涌的河水。 他趴在铁索上,一点点往前爬,背后的弹雨打得火花四溅。他终于冲到对岸,用刺刀挑翻了第一个敌人。他的勇猛激励了后面的战士,最终红军成功夺下泸定桥。 战友们就是从那时起开始叫他“刘大胆”的。他不争,也不辩,只是笑笑,把枪擦干净又继续上路。 战争结束后,很多战友退伍归乡,但刘金山一直留在部队。 他不爱讲话,也不喜欢出风头。组织几次提拔他,都被他婉拒。他说:“活下来就已经赚了,这些荣誉,该给那些没回来的人。” 他住的宿舍极简陋,连个收音机都没有。有人想给他改善一下生活,他说:“别花那钱,给连队的孩子们加个菜更实在。”冬天他仍穿旧军装,有人给他送件棉大衣,他却说:“我还顶得住。” 有一年部队体检,军医发现他腹部有大片瘢痕,问他怎么回事,他只是轻描淡写说:“以前负过点伤。”直到军医院从旧档案里翻出他的病例,才知道他当年连肠子都流出来过。 还有人好奇问他:“你当时怎么没死?”他沉默了好一会儿,才说:“那时候我想,不能死,我死了,弟兄们怎么办?” 刘金山晚年生活低调,既不出席纪念大会,也不接受采访。他说:“我活得长,是因为战友把生的机会让给了我。”他说这话时,眼神很平静,像是在讲别人。 他去世那年,连队为他举行了简单的悼念仪式。没有哀乐,没有大字花圈,只有老战士们自发排队来送他一程。 他一生没有子女,也没留下什么财产。连他的遗物里,也只有一枚当年白求恩留下的药片包装纸,已经发黄发脆。他从没吃那药,但一直带在身边。 后来,军史馆为他立了一个展柜。柜子里摆着一件洗得发白的旧军装、一条断裂的战刀,还有那片药包装纸。旁边的介绍牌上,只有四个字:“刘大胆”。再无更多修饰。
新中国成立那年,授衔名单公布下来,很多老战士都被授予了将军军衔。但有一个人,却在
王献勇说养护
2025-05-09 15:03:25
0
阅读: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