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纳德学院占地只有4英亩,康同璧是第一个毕业的亚洲学生。巴纳德学院,在美国哥伦比

心碧海蓝天 2025-05-10 18:19:46

巴纳德学院占地只有4英亩,康同璧是第一个毕业的亚洲学生。巴纳德学院,在美国哥伦比亚享有盛名,目前已经建校136年,属于百年名校,虽然这所女子学院占地仅仅只有4英亩,但确实不一般,康同璧是第一个从这所学校毕业的亚洲学生。 如果我们去回顾女性平等的发展历程,一定是绕不开康同璧的,由此可见巴纳德学院带给妇女解放怎样的帮助,要知道,康同璧进入巴纳德学院的时候是1907年。 那个年代的中国妇女正处于艰难处境,缠足陋习等旧时代产物毒害一代又一代人,只要民众的思想没有革新,就无法让妇女获得同等的权利,而康同璧正是抱着改革的梦想进入校园。 对她来说,考验从入学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康同璧的一生也都致力于妇女正当权益的改革,希望能够唤醒中国妇女的反抗意识,作为康有为的次女,不免带有父辈的影子。 秉持争取解放理念的康同璧陪父亲走遍欧美大陆,对其思想了解最深、维护最坚,同时,作为第一位从巴纳德学院毕业的亚洲女性,她的成就无疑是具备相当程度的纪念意义。 康同璧辗转来到西方的时候,也恰好是康有为来到欧美取经,开展维新运动的时候,他从中学转西学,希望通过西方的制度和经济策略来拯救危亡的中国。 因此,康有为思想变化最为剧烈的时期,由康同璧亲眼见证,作为大家小姐,她本可以高高挂起过自己的富裕生活,但康同璧没有这么做,反而站在了劳苦平民女性的身边。 遗憾的是,康有为等人的维新运动失败,不得不逃亡海外,康同璧则是在香港居住一段时间后才与父亲团聚,之后就加入了康有为的维新宣传队伍,希望更多人认可中国的改革。 在奔走呼号期间,康同璧极大锻炼了自身意志,也懂得了家国情怀,美国《纽约时报》这样报道这位奇女子:“她让年轻女子拿起报纸学习知识,参与到社会事务中去”。 现在看来无比正常的诉求,当时却违背传统,康同璧勇于承担重任,将妇女解放作为终身事业,属实值得尊敬,另外,巴纳德学院的发展同样充满曲折。 对欧美来说,妇女解放同样布满荆棘,1879年,哥伦比亚大学校长提议让女子入学,舆论哗然,纷纷开始指责哥伦比亚大学,直到10年之后,哥伦比亚大学的抗争才起到效果。 可以说,巴纳德学院就是为了纪念这位校长创办的,而正式招收女子学生已经是这位老校长逝世94年之后,康同璧走入这所校园,无疑是将欧美妇女解放的事业延续到了亚洲。 这种薪火相传的意志,或许才是学校的本质,而且,康同璧的精神不断传递,让更多的妇女意识到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性,开始加入到社会事务,和百年前的景象大为不同。 参考资料: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学院举办康同璧研讨会丨科学网

0 阅读:21
心碧海蓝天

心碧海蓝天

心如碧海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