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不对华降低关税”,特朗普话音刚落,被美财长揭了老底

漂亮国不漂亮 2025-05-09 15:26:41

特朗普坚称"拒不对华降低关税",美财长却暗示美方有意妥协,这场关税博弈,特朗普真能撑住面子吗?

就在中美即将展开首轮接触之际,特朗普突然放话称,他不会主动下调对中国商品加征的145%关税,来换取谈判重启。这番话让市场为之一震,随即美股应声下挫,显示出中美贸易谈判预期如何影响着美国的金融市场。 特朗普的言辞之所以值得玩味,是因为他之前曾暗示过,会在某个时刻考虑下调关税。然而,这种反复无常的态度无疑为中美间的互动增加了不确定性。 而特朗普在记者面前的“嘴硬”姿态,意在混淆视听,把美国塑造成在贸易谈判中占据主动的一方。不过,美方的一系列动作,却悄悄戳穿了这一强硬表象。 就在特朗普发表声明的同一天,美国财长贝森特把中美会谈描述为“谈判”,还透露白宫贸易顾问彼得·纳瓦罗,将不会出席此次会谈。纳瓦罗是出了名的对华强硬派,他的缺席难免让人猜测,美方意在避免强硬态度破坏谈判气氛。

此外,贝森特在国会听证会上回答民主党议员的质询时表示,特朗普政府正考虑对某些儿童安全商品进行关税豁免,虽然他说得含糊其辞,但显然是在释放某种妥协的信号。 对于特朗普来说,无论他如何嘴上逞强,现实总能暴露他的软肋。早在2018年,当特朗普掀起对华关税战的序幕时,部分儿童产品曾获豁免,但包括汽车座椅部件在内的产品则未能幸免。 美国青少年产品制造协会曾致信特朗普,施压要求豁免这些商品的关税,因为高达70%的美国婴儿产品来自中国,关税上涨意味着家庭经济压力骤增。 在这场关税博弈中,美国消费品制造商纽威品牌CEO透露,由于关税的压力,美国市场上的婴儿车和汽车座椅价格上涨了约20%。 更不用说,美国玩具协会的调查结果显示,近一半的美国企业面临破产的风险,因为80%的美国玩具是由中国制造。而美国前副总统彭斯曾表示,让孩子们买得起玩具是“美国梦”的一部分,但特朗普如今的政策让这个梦碎了一地。 这场会谈,表面上看特朗普似乎在维护自己的面子,但实际上损害的却是美国本土企业的“里子”。 中方高层在访问瑞士期间,计划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会谈,商务部也指出,美方高层屡次释放调整关税的信号,中方经过权衡后同意接触,这实际上揭开了特朗普坚硬外壳下的真实面目。 回顾过去一个多月,可以明显感觉到真正急于推动谈判的是美国。从特朗普多次声称中方想谈判,到美国金融市场经历动荡,再到宣布豁免电子产品关税,以及考虑豁免某些儿童产品关税,美国政府似乎在用默默的小动作来掩饰自己的迫切。

我商务部发言人也对此回应明确,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必须在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进行,中方坚定维护自己的发展利益和国际公平正义。可见,美国若想真正解决问题,就必须诚实面对自己挑起的争端,并以解决问题的诚意加入谈判。 此次在瑞士的会晤,更像是一次摸底测试,其目的在于评估两国在关税战中各自的耐受力。如果特朗普希望通过关税威胁向中国漫天要价,那么这样的会谈就没有进行的必要了。 而他的强硬姿态,可能只是在表面上收割面子,但这种态度对于实际的谈判毫无建设性,还可能限制美方代表团的灵活性。 中国给这场贸易谈判布下了一道选择题:特朗普可以选要面子,还是选保护美国经济肌理的“里子”。这次的会谈,美国需要认清现实,重新审视自己的立场,否则只能继续咀嚼自己种出的苦果。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仅是在对中方的关税问题上表现出此般态度,特朗普在对待日本、欧盟等其他主要经济体时,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 美国抱怨对日汽车出口少,但日本反驳称这是由于美国车缺乏竞争力。同样,欧盟对美国的关税威胁持强硬立场,甚至表示如果谈判失败,将考虑对波音飞机征税。 无论是面对日本还是欧盟,美国都没能占到便宜,到了与中国的谈判桌上,所面临的挑战更是倍增。 两个月后的“对等关税”暂停期将至,让我们拭目以待,看特朗普能从这场博弈中取得怎样的“成绩”,或者说,能不能稍微找回一些面子。毕竟在这场全球性的关税游戏中,特朗普已尽显败相。

0 阅读:69

猜你喜欢

漂亮国不漂亮

漂亮国不漂亮

揭露那些被华丽外表所掩盖的问题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