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仅15岁的贺文掌被敌人抓住,为从他口中获得情报,敌人将其放入蒸笼,架起大火蒸烤,直至死亡,整个过程痛苦异常,方圆几里都能听到贺文掌的嘶吼声,但是他却没有吐露一句相关情报。
这是一位拥有钢铁般意志的战士,今天便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下他吧。
1905年,湖南桑植县洪家关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中再次迎来新生之喜,这个刚刚出生的小婴儿便是贺龙的弟弟。并且在父亲贺仕道的教育下,贺家的孩子都很有正义感。
1914年,贺龙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军,开始走上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道路。1916年,贺龙以两把菜刀为武器,成功夺取了反革命的武器,组建了当地的农民革命武装。自此,贺龙便成为贺文掌的崇拜对象。
也是在这一年,年仅11岁的贺文掌就脱离了父母的庇护,踏上了自己的革命之路。但是由于年龄太小,他并不满足上阵杀敌的要求,只能够做一名情报传递员。
这份工作看似安全,但是也蕴藏着极高的危险,因为情报传递员手中通常有着重要的信息,所以他们一旦被反动人员发现,便会受到生命威胁。同时,这一份工作的特殊性还要求工作人员拥有极高的思想觉悟,头可掉,但信息不能丢、不能外泄。
面对一次次危险的任务,贺文掌从来都没有显露过一丝恐惧。他不断的在实战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能力,磨练自己的意志,很快便有了显著的成长。对于贺文掌的变化,作为哥哥的贺龙也是十分的欣喜。
时间转瞬即逝,四年之后,贺文掌已经由当初瘦弱的孩童成长为了有担当的壮实少年。而在这四年里,随着身心素质的提升,贺文掌的革命信念日益加强,每天都在想象着自己上阵杀敌的场景。
令贺文掌没有想到的是,在他步入战场杀敌之前,接到了一项异常艰难和重要的任务。原来,为了增强革命力量,贺龙打算扩大军队的规模,于是他便向澧州镇守使王子豳发出了信息,希望他可以为自己提供一批枪支弹药。面对这一求援,王子豳很快便答应了下来,谁知,之后很久,贺龙都没有收到来自对方的弹药。
原来,王子豳并没有帮助贺龙的想法。然而革命活动在即,这批弹药的补充非常的必要。无奈之下,贺龙只好再次写信,以表催促。
这项任务的绝密程度和王子豳对于自己的顾忌,使贺龙在送信人选上陷入了巨大的纠结。经过再三的思索后,贺龙将这个任务交给了自己的父亲和弟弟。
贺仕道和贺文掌虽然知道此行危险重重,但是依然欣然前往。尤其是贺文掌,他知道这次任务对于军队来说有多么重要,于是在心中默默的打定主意,不顾生命安全,也要完成此次任务。
出发前,大家已经做好了遭遇危险的准备,但是他们却没有想到危险会来的那么快。为了阻拦送信的人,反动势力提前便在必经之路上布下了天罗地网,只待他们经过。数百人和数十人的悬殊对比,预示着贺文掌一行人的结果——伤亡惨重。
贺龙的父亲贺仕道当场便身受重伤,之后便牺牲了。他的弟弟贺文掌年龄虽小,但是面对敌人却丝毫不怯,与敌人进行了激烈的拼杀,但最终由于各方面因素,他还是被捕了。
被捕之后,有人认出了他是贺龙的弟弟,顿时敌人便大喜过望了,认为从他的口中一定可以获得重要的情报。
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贺文掌丝毫没有动摇,于是为了让他开口,敌人对他进行了严酷的刑法拷问,可是即便如此,贺文掌依旧没有透露一点情报,他的革命信念使他的意志无比坚毅。
敌人见无法从贺文掌的口中得到有用的信息,便凶性显露,决定不顾生死,对他进行最后一次逼问,而他们采用的方法毫无人道,将贺文掌放入了蒸笼里用文火蒸烤。面对这难以承受的折磨,贺文掌依旧保持本心,誓死不屈,最终在笼屉中结束了自己短暂的生命。
生命的价值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他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怎样的贡献,贺文掌的人生最短,但却在很多人心中成为了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