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空战的“余震”还在持续,据国外社交媒体上出现的画面显示,印度境内发现了多枚霹雳-15E导弹的残骸,其中还有一枚相对非常完整的霹雳-15E导弹。 这枚导弹残骸除了前部的引导头和战斗部在战斗中被消耗了,但整体发动机、燃料舱等都非常完整,这意味着霹雳-15E“双脉冲”发动机结构将被印度一窥究竟,印度媒体大肆报道这一“天大喜事”,毕竟能干掉3架阵风的神器,终于如今落到印度人手里了。
通常来说,印度捡到霹雳-15E的残骸以后,可以对其进行“逆向研发”,由此一方面解开霹雳-15E性能强悍的秘密,另一方面也可以仿制,从而快速提升印度本国的空空导弹研发进程。 霹雳-15E作为目前市面上射程最远、战斗力最强的空空导弹,有非常重大的参考意义,即使印度研发不明白,也可以给这些残骸开个“好价钱”,卖给美国、欧洲或俄罗斯等想要得到这枚残骸的国家。
但实际上,霹雳-15E作为一款中国国际军贸成熟的货架产品,中国既然敢卖,自然不怕泄密。这是为什么呢? 导弹不是小家电,拿到一个壳子一个机芯就能轻易逆向并复制,导弹研发的过程是非常复杂的,根本不存在“轻易复刻”的可能性。就说这导弹的结构,全世界虽然有这么多型号的导弹,但结构都是大差不差,都是引导头在最前面,后边跟着战斗部,推进器和燃料在尾部。
至于导弹的外部弹翼结构,这直接从照片上或模型上就能了解,有没有实弹都没关系。那么导弹的秘密在哪儿呢?以双脉冲发动机为例,为了实现精准的控制,这导弹内的燃料装药就有讲究,用什么配方、装多少量、以什么密度装填等等,这些秘密在导弹点火发射后,就被烧完了,根本抄不到。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有些国家可以在仅仅获得外形的情况下,就能成功逆向研发呢? 首先,逆向研发是要有基础的,比如中国首艘核潜艇,都说是参考美国制造的玩具“逆向”研发而来,但实际上,这并不意味着黄旭华他们在拿到玩具前毫无基础,根据玩具才开始研发。而是在有这款玩具之前,中国已经将核潜艇的结构研发的八九不离十了,这款玩具只是应证了设计师的猜测。
所以印度捡到这枚霹雳-15E导弹后,想要“逆向研发”还早着呢,首先印度自己就没有这类远程空空导弹的研发技术积累,想要靠着一个壳子就搞出印度版霹雳-15E,怕是干100年都搞不出来。 另一方面,巴基斯坦发射的是外销版本的霹雳-15E,并不是咱们原版霹雳-15导弹。咱们原装货里的秘密,才是美国和西方国家真正想要的,霹雳-15E就一个外贸产品,外国想买的话 ,中国有全自动产线源源不断生产,想要多少就有多少,只要出个好价钱,有何不能卖的呢?
因此,现在印度人捡到霹雳-15E残骸后还“视如珍宝”,印度的导弹研发机构怕是要“迎来劫难”了,毕竟有了这么先进的导弹残骸做参考,印度的“专家”们还是搞不出先进的空空导弹,那么被民族情绪裹挟的印度民众怕是得翻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