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纽约邮报》今天(5月9日)独家消息,美国正考虑最早下周将中国商品关税从145%大幅削减至最低50% 。消息一经传出,瞬间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轩然大波。毕竟,中美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贸易政策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先来看看美国国内的情况。一旦这一关税削减落地,美国消费者有望成为最先受益的群体。此前,145%的高额关税使得中国商品进入美国市场后价格大幅上涨,美国民众不得不为日常消费支付更高的费用。比如,中国产的服装、电子产品等,价格可能因为关税的缘故,比正常水平高出不少。若关税降至50%,这些商品的零售价格大概率会随之降低。美国消费者在购买这些商品时,钱包的压力会减轻,美国国内的通胀压力也能得到有效缓解,大家购物时就能享受到更多实惠。
对于美国企业,特别是那些依赖中国进口原材料、零部件的企业来说,关税降低更是一大利好。举例来讲,美国的汽车制造企业,很多零部件从中国进口,高关税使得企业的采购成本大幅增加。关税降低后,成本降低,企业的利润空间得以扩大,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也会增强,这有利于企业扩大生产规模、进行技术研发,进而推动企业的发展。
从中国出口企业的角度来看,美国关税的削减无疑是一个积极信号。长期以来,高关税使得中国出口企业面临巨大的压力,产品价格缺乏竞争力,订单减少。关税降低后,出口压力得到缓解,企业可以有更多的精力拓展海外市场,稳定生产经营,一些原本因为高关税而面临困境的企业,或许能借此机会重回正轨,实现更好的发展。
然而,即便美国将关税从145%降低到50%,这一税率仍然处于高位。正常情况下,国际间的贸易关税大多处于一个相对合理的区间,而50%的关税远远超出了合理范围,这足以表明美国在贸易问题上缺乏足够的诚意,遏制中国发展的意图依旧明显。美国似乎还在试图通过维持一定程度的高关税,来对中国出口企业施加压力,以达到其在其他方面的政治或经济目的。
中国商务部早就明确表态,美方要“拿出谈的诚意”。在最近的商务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何亚东强调,如果美方真心希望通过谈判解决问题,就必须正视其单边关税措施对自身及全球造成的严重负面影响。若美方说一套做一套,企图以谈判为幌子继续搞胁迫讹诈,中方绝不会答应,更不会牺牲原则立场和国际公平正义去达成任何协议。
然而,特朗普5月8日在接受采访时声称将在中美贸易谈判中提及乱港分子“黎智英案”,这无疑是别有用心的政治操弄。黎智英被控与外国势力勾结、危害中国国家安全,这纯属中国内政,与贸易谈判毫无关联。
特朗普妄图将此纳入贸易谈判,无非是想在谈判前制造“筹码”谋取不当利益,这与中国商务部要求的“拿出谈的诚意”背道而驰,是美方缺乏诚意的典型表现。若美方继续这种错误做法,不仅无法解决中美经贸问题,还会进一步损害中美政治互信,让两国关系陷入更深的困境。
美国若真想解决经贸争端,就应真正认识到错误,取消不合理关税,尊重中国核心利益,不干涉中国内政。只有这样,中美经贸谈判才有可能取得实质性成果,为两国乃至全球经济的稳定发展注入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