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和同事出去吃饭,店里人特别多。我们都吃完,老板忙得走不开身,就没过来收钱。同事冲我使眼色,那意思让我直接走。我没理她,起身挤过人群找到老板,说:“老板,我们那桌多少钱,您忘算了。”老板憨憨一笑,说人实在太多了,忘了。 我一共付了30块。 出了店门,同事就数落我:“你傻呀,老板又不认识咱,走了就走了,你还非得付钱。” 我说:“少付这30块,我也富不了,可心里会一直不得劲。” 同事瞪了我一眼,似乎觉得我是个冥顽不灵的人。她说:“你不就少花了30块,至于吗?这种事别人根本不会在意,咱自己也没吃亏。” 我笑了笑,“不是为了这30块,钱有的是,不至于为了一点小事让自己不舒服。” 她撇撇嘴,“可是人家老板肯定不记得你,走了就走了,不会心里有任何负担。” 我摇摇头,“你错了,老板可能不记得我,但我记得我自己。我做的事,别人怎么想,确实不太重要,可我怎么想才重要。” 其实这事很简单,却也很复杂。少付这30块,确实无关紧要,甚至可能不会影响到我今天的生活。但如果我在这种事上就选择做个“聪明人”,自己觉得对了、轻松了,那我以后是不是就会对所有小事都心安理得地随便做呢?总不能每次遇到这种事都去“聪明”地躲开,那不就是把自己的底线也变得模糊了吗? 同事的观点是,我不需要太多顾虑,生活中没必要为这种小事较劲。也许在她看来,30块钱根本不值得一提,而且大部分人都可能会觉得“这就是世俗的智慧”。“算了不就行了,大家都不当回事,自己也没必要当回事。” 但我心里不这么认为。 我知道,这个世界上充满了许多不公和不易,很多时候,我们的努力和付出未必会得到回报。但如果连自己最基本的诚实和责任感都丢了,那又算什么呢?我觉得,生活里我们有很多选择,但始终不能让自己失去对原则的坚持。 或许你会觉得,我就是过于较真。毕竟这个社会是个复杂的机器,很多时候我们做事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智慧”,而有些智慧的背后,恰恰是牺牲了原则,换来一时的轻松。但是一旦你放弃了对小事的重视,可能就会逐渐对所有事都变得麻木。慢慢地,你会发现,自己变成了别人眼中的“聪明人”,可是内心深处却一片空洞。 我并不是要过得异常规矩、拘谨,但我也不想因为一时的“聪明”让自己逐渐忘记做人的根本原则。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其实能反映出一个人对生活的态度。如果我们连这些小事都不在乎,往大了说,未来可能也不会在意大事上的责任。 我对同事说:“我不认为这是傻,倒觉得是对自己的一种坚持。不管别人怎么想,我希望自己每一次做的选择都能让自己心里舒服,心安理得。” 同事没再说话,只是无奈地摇了摇头,“你就是个死脑筋。” 我笑了笑,没再解释太多。 这件事对我来说并不复杂,简简单单的30块钱,是个小事。但正是这些小事,才在无形中决定了我们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每一次选择。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我老丈人,做事严谨,从不说假话,他曾说过,修水库见过一个女的,吃一个豆饼,十六斤
【128评论】【23点赞】
月落溪前星满天
有次坐地铁,我姐好久没坐过地铁了,没公交卡也突然没想到买票去,我那个姐夫催促让她跟着挤进了闸门,我第一时间是很反感的,我那个姐夫沾沾自喜,出站时出不去要补票,我对我姐说,我觉得逃票这种行为是很丢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