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赞比亚从中国买了12架歼6战机,在交易当天,赞比亚竟然赖账,只交付了一百万美元,世界各国纷纷嘲笑中国是冤大头,而赞比亚接下来的做法让全世界眼红中国。 说到1979年赞比亚从中国买歼6战机这事儿,真的是个挺有意思的历史段子。当年,赞比亚在交易当天只掏了100万美元,剩下的一大笔钱没给,搞得全世界都笑话中国是“冤大头”。不过,后来赞比亚的操作硬是把这局面翻盘了,让其他国家眼红中国。 赞比亚是个内陆国家,1964年从英国殖民统治下独立,领导人叫肯尼思·卡翁达。这哥们儿搞了个“不结盟”政策,冷战时期不想站队,既跟西方眉来眼去,也跟苏联中国套近乎。不过,赞比亚的经济命脉全靠铜,铜价一跌,那日子就没法过了。 到了1970年代末,赞比亚的经济已经很惨了。1973年的石油危机让全球经济一团糟,铜价跟着跳水,外汇储备快见底了。更别提赞比亚还老爱管邻国的闲事儿,比如支持津巴布韦(当时叫罗得西亚)和南非的解放运动,钱都花出去不少,债台高筑。到1979年,赞比亚的国库基本是空壳子,想买啥大件儿都得挠头。 但卡翁达这人吧,野心不小。他知道周边不太平,尤其是罗得西亚那边打得火热,赞比亚的空军弱得跟纸糊似的,买几架战机壮胆就成了当务之急。 中国跟非洲的关系其实挺早就有了。1950年代开始,中国就给非洲国家送援助,修路、盖医院啥的。到了1970年代,像坦赞铁路这种大手笔都搞出来了,非洲国家对中国的印象还不错。卖武器这事儿,也是中国拓展影响的一部分,既能赚点钱,又能拉关系。 这次交易的主角是歼6战机。这玩意儿是中国仿苏联米格-19搞出来的,1950年代末开始量产,是中国第一款超音速战机。虽然到1979年已经不算顶尖了,但对付小国需求还是够用。关键是便宜,维护也不复杂,很适合像赞比亚这种预算有限的国家。 1979年,赞比亚看上了中国的歼6,双方一拍即合,谈好买12架,总价大概1200万美元。这对当时的赞比亚来说不是小数目,但空军升级又不能拖。结果到了交易那天,赞比亚只掏出100万美元,剩下的1100万愣是没影儿。 这事儿听起来跟耍赖似的,但其实不完全是赞比亚故意坑人。前面说了,赞比亚那时候穷得叮当响,外汇储备少得可怜,100万估计是临时凑出来的“定金”。他们可能想着先把货弄到手,后面再慢慢还钱,毕竟跟中国关系还行,觉得中国能通融。 但这操作在国际上可不这么看。赞比亚的经济状况大家都知道,很多人怀疑他们压根儿还不上剩下的钱。中国这边呢,又没当场翻脸,飞机还是交了,这不就让人觉得中国好欺负吗? 交易一曝光,西方媒体第一个跳出来起哄,说中国被赞比亚涮了。“冤大头”这词儿直接扣中国头上,意思是你看中国多傻乎乎,卖飞机就收了100万,剩下的钱八成是打水漂了。还有人调侃,说中国这是“赔本赚吆喝”,在非洲刷好感刷过头了。 这事儿确实有点丢脸。冷战那会儿,国与国之间交易都盯着呢,中国刚想在国际上立个靠谱形象,结果被这么一搞,面子上挂不住。苏联那边估计也在偷笑,觉得中国这外交水平太嫩。 要光是“赖账”,这故事也就到此为止了,顶多是个笑话。但赞比亚接下来的做法真挺出人意料,不但没让中国亏本,还把这交易变成了双赢,硬生生让其他国家眼红。 赞比亚没傻坐着等别人催债。卡翁达政府赶紧想办法,核心点还是铜。铜虽然价格不行,但好歹是硬通货。赞比亚跟国际买家谈,把未来的铜出口拿去抵押,换了点贷款和外汇,慢慢把钱凑齐。 同时,赞比亚找中国商量,能不能缓一缓还钱。于是双方定了分期付款的计划,赞比亚一点点把1100万补上。 光还钱还不够,赞比亚还得让中国觉得这买卖值。怎么做?军事上,赞比亚请中国派顾问过来,教他们怎么飞歼6、修歼6。这不光是技术活儿,也是拉近两国关系的好机会。中国顾问来了,赞比亚的飞行员和地勤很快就上手,歼6真派上了用场。 经济上,赞比亚跟中国签了更多合作项目。中国开始在赞比亚修路、建学校,甚至投了点小工厂。这些项目不少是用低息贷款搞的,赞比亚得了实惠,中国也赚了影响力,双赢。 外交上,赞比亚在联合国里老帮中国说话,尤其在台湾问题上站中国这边。中国也投桃报李,在非洲问题上给赞比亚撑腰。这关系越处越铁,超出了单纯的买卖。 歼6到手后,赞比亚没让它们吃灰。1970年代末,罗得西亚那边的战火还没熄,赞比亚边境老不消停。有了歼6,赞比亚空军底气足了不少。虽说没啥大战,但歼6巡逻吓唬吓唬对手还是管用的,至少让罗得西亚不敢随便越界。 这点很重要。很多人本来觉得赞比亚买战机就是摆样子,结果人家真用上了,证明这100万没白花,剩下的钱也没白还。
1979年,赞比亚从中国买了12架歼6战机,在交易当天,赞比亚竟然赖账,只交付了
裂谷长河娱乐
2025-05-12 18:14:13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