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开国大典林伯渠宣布:“请毛主席升旗!”林伯渠并未意识到这句话犯了个错

品古观今呀 2025-05-13 10:15:34

1949年,开国大典林伯渠宣布:“请毛主席升旗!”林伯渠并未意识到这句话犯了个错误,旁边的工作人员提醒他说:少了一个字!   要说起中国成立以来最重要的一天,莫过于是49年的开国大典当天,但庄严的开国大典也有不少的趣事。   万众瞩目的开国大典上,都发生过哪些不为人知的事情呢?   其中被毛主席多次提到的,莫过于林伯渠在开国大典上少说了一个字。   林伯渠早年是跟随孙中山先生革命,后来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是共产党最早的一批党员。   有资历又有能力的林伯渠,自然而然成了开国大典主持人的首选。   在开国大典的前一夜,林伯渠拿着手里的稿子来回踱步,他生怕在万众瞩目的大殿上出现什么差错。   但有一句话叫“怕什么就来什么!”。   在毛主席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啦!”之后,照例就是升国旗的仪式。这一环节就是由主持人林伯渠负责。   林伯渠拿起了手里的话筒,郑重的说了句,“请毛主席升旗!”   这句话一出,工作人员就听出了不对劲,这天是新中国成立,理应当是“国旗”,单单说“升旗”不够隆重也不够威严。   工作人员赶紧凑到了林伯渠的身前,低声说了一句,“国旗”。林伯渠立刻意识到,自己刚刚少说了一个“国”字。   毛主席正站在城楼上,这次还有不少前来观礼的外宾,社会各界人士。   林伯渠反应了不到一秒钟,再一次拿起话筒,字正腔圆的说了一句,“请 毛主席升国旗!”   毛主席面带微笑注视着国旗台,用手按下了启动键,伴随着“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慷慨激昂的国歌响起,国旗缓缓升至旗杆处。   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风中飘扬,这代表着中国人民真正站了起来,迎来了当家做主的新时代。   说起开国大典上的“自动升旗杆”,那可是大有来头。   开国大典筹备之初,就对升旗的这一环节设计了多种方案,有人提议派一队精干的士兵是升旗,各种各样的方案不停的呈了上来。   众人思来想去,还是觉得让毛主席亲自升国旗更有意义。但是国旗台距离天安门城楼有好几百米,毛主席走过去不太可能实现。   那如何设计一个让毛主席远程升国旗的设备呢?   当时的北京城“一穷二白”,就连旗杆都是找来了城里的自来水管道,几根焊接在一起,成了22.5米的国旗杆。   解决了旗杆问题后,自动设备可是个不小的难题。   几位技术人员设置了一个简易的机械装置,在首尾两处用钢丝球控制着升降的速度,以此保证国旗升的速度和国歌的速度保持一致。   为了以防万一,国旗台附近还站了一位工作人员,就是为了应对大典当天的突发情况。   白天的开国大典受到了万众的瞩目,晚上的大典也十分热闹。   开国大典的当天晚上,北京城里还准备了“开国第一宴”,中国各地各色的菜品汇聚一堂,大家吃的尽兴,这是将士们用28年的奋斗换来的好日子。   开国晚宴结束后,不少大将都聚在一起唠起了家常,和平盛世的日子难得,他们开始缅怀起在战争中逝去的战友。   而我们的毛主席,则又投入到了新的工作中去。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身上的担子并未有丝毫的减轻,。主席的目标是带着广大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他深知这条路任重道远,故而在大典当天也没有任何松懈。   一直到10月2日的凌晨,毛主席的办公室还亮着灯,里面还不时传出来写字的沙沙声。

0 阅读:224

评论列表

清新致远

清新致远

2
2025-05-13 11:12

永远怀念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

品古观今呀

品古观今呀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看历史与现实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