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3年,29岁张勋娶了16岁曹琴。洞房花烛夜,张勋一把搂住曹琴说:“你和外婆给我好运,我要让你们过上好日子!”可一转身,张勋就接二连三地开始纳妾了。 张勋一生的运气,在于他娶了一个好老婆。
张勋一生好色,纳过10个妾,但始终对“正室”恭恭敬敬,因为那是他落魄时的发妻。
他的这位妻子叫曹琴,和张勋共过患难,张勋一直对她言听计从。可是有一件事情,他却是自作主张,不征求曹琴的意见,那就是纳妾。
张勋25岁那年,第一次有人给他提亲,在这个年纪还没结婚,可是说他就是大龄剩男。
当年他在到许家当小厮前,简直就是乡里的混世小霸王,气死继母、赌钱偷卖了东家的古花瓶的家伙。 这个给他提亲的人,同样是许公馆做帮佣的李婆婆,她看中了做杂役的张勋,自作主张把12岁的外孙女曹琴许配给他。 看着眼前的小女孩,张勋自惭形秽,人家要求什么他都答应“我会的!我会的!” 曹琴16岁那年,张勋29岁,两人结婚了,洞房花烛夜,张勋搂着曹琴温柔地说:“你和外婆给我好运,我要让你们过上好日子!”
张勋暗下决心,洗心革面,好好做人,不说飞黄腾达,也要出人头地,要让妻子终身有靠,也不枉李婆婆一番重托。 为了能出人头地,婚后不久张勋就跑去参军了,而曹琴,则在老家奉养外婆,这样的日子过了10年,直到张勋40岁时,受到袁世凯的赏识,步步高升,分了一套大房子,张勋这才将曹琴接到身边享福。 张勋虽然很爱曹琴,但有一件事,却是夫妻二人永远的痛,曹琴早年间为张勋生下一个儿子,但没多久便夭折了,从此之后在没有动静,眼看年纪大了,还没有一儿半女。 张勋虽曾抱怨过她曹琴,可他也同情她。
后来,张勋接二连三地先后收了四房妾室,甭管女人们闹成什么样,张勋却始终糟糠不下堂。
曹琴呢,除了没有孩子,其他方面做得让张勋无话可说,而且这位贤内助为张勋"买"下了不少人脉——每当江西人路过天津,没有钱是,只要到张勋公馆吱一声,曹琴定会慷慨解囊。
至今,曹夫人仍被家乡人称为贤惠可亲的"良家妇女"。
张勋从1920年开始,先后投资过不少实业,可是不少投资都亏本了,不过由曹琴在天津坐镇指挥的其他地方的一些商店倒是盈利了不少。
而张勋对待曹琴也始终"事之若母,家庭事无大小,俱一一问过曹夫人",他打心眼里敬佩着曹琴。
不过有一件事情的发生,曹琴被张勋劈头盖脸的骂了一顿。
张勋的小妾里有一个叫小毛子的,是个青楼女子,她仗着张勋宠爱,对所有人都颐指气使,而且还把一向稳重的大太太曹琴竟气得跳着脚大骂。
有一天,小毛子去给曹琴请安,她说:"小毛子,近来的天气不对头,这旱的旱死,涝的涝死,还是平均一些好。"
曹琴一语双关,要是说给明白人,可能人家闷头意会接受脸一红也就罢了,可对面偏偏是小毛子。
小毛子回了一句曹琴:"老牛都爱吃嫩草,哪有喜欢吃稻草的?"
就是这句话,彻底惹翻了敦厚的曹琴。
曹琴大怒:“不管怎么说,老娘是原配,老娘是正房,老娘进门的时候,你这个小蹄子还不知道在哪里穿开裆裤呢?”
她抄起一把鸡毛掸子挥舞过去,愣把小毛子吓得"噌噌"爬上了假山。
这时,张勋回来了,看到眼前的情景,再加上小毛子梨花带雨地说:“大太太要我死呢。”
张勋听到后,也不问原因,直接说了句“不怕丢身份,大的要让小的",就把曹琴臭骂一顿。之后小毛子骑着张勋的脖子就扬长而去了。
曹琴哪里咽的下这口气,没多久她就自己跑到天津的豪宅里过起了清静日子。
1917年7月1日,张勋扶持溥仪复辟了。12岁的小皇帝封了张勋一个“忠勇亲王”,把张勋美得啊,赶紧屁颠儿屁颠儿地跑回家将“喜讯”告诉曹琴。
然而,曹琴听后大骂:“你今天被封为忠勇亲王,明天要作平肩王了!”
张勋糊涂了,问:“平肩王是啥意思?”
曹琴说:“你将来首领不保,一刀将你的头砍去,你的颈不是与两肩一字平了吗?”
张勋听后大怒,摔门而去。
事实证明,曹琴的说法是对的, 仅仅12天,张勋败了,落荒而逃。
1923年,张勋去世后,曹琴带着邵雯等妾室一直生活在天津。由于投资实业成功,张勋身后,家室的生活也依旧殷实。
1944年,曹琴病逝于天津。1950年才迁葬于昌北瀛上公墓。
都说糟糠之妻不可弃,但有些人在发达之际竟抛弃发妻,另寻新欢,不过张勋虽然纳了十个妾,但是却对曹琴很尊重。不只是因为张勋重情重义,主要还是因为曹琴自身做得好。
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一个自身优秀的女人,无论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她生活得都不会很差。
一个女人想要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就需要具备的三种品行:第一,精神独立。第二,坚韧不拔的性格。第三,具备善良的性格。
成为优秀女性的道路固然不易,但一定要坚持下去,大胆去做真实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