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港口靠岸中国货船已清零,一架专机降落北京,给中方带来新选择

天天国际笑料库 2025-05-13 14:49:28

特朗普上台后,针对中国出台了一系列措施。除了高额关税之外,还要对中国停靠美国港口的船只征收费用,具体收费措施将在今年10月份开始实施。 然而,还没等到十月份,美官员就惊奇地发现,美国港口已经完全没有停靠的中国船只了。

日前,美国西海岸港口官员就表示,在过去的一天时间里,停靠在美国西海岸主要港口的货船,没有一艘是从中国来的,这种情况还是近五年来头一次。此外,美国其他地方几个最繁忙的港口,货运量也在急剧下降,从中国来的货船越来越少。 对于这一现象,特朗普一边可谓是非常“满意”,还劝说港口官员称,中国船只来得少了,意味着美国损失的钱也少了。 然而,港口官员似乎并不这么认为。其发声称若是这种状况无法得到迅速改变,那么美国货架将空空如也,美国的消费者们也将在短期内受到严重影响,甚至美国港口运输业也将走向衰落。 站在中方的角度来看,我们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实现清零,主要有两点原因。 首先必定是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直接削弱了中方和美方贸易的动机。 美国对华加征的高额关税,直接推高了中国商品的出口成本,企业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出口商自然会主动减少对美直接贸易。再加上中方出于反制,对美国所有商品加征关税,这也进一步抑制了双边贸易的规模。 其次,则是除了美国之外,中方已有了其他选择。 我国外交部宣布,巴西总统卢拉在出席完俄罗斯的红场阅兵仪式后,已经乘专机抵达北京,将对中国开启为期五天的国事访问。 卢拉此次来华,是带着任务来的,第一个就是中美关税战背景下,寻求和中国合作的机会,帮中国弥补农产品缺口;而另一个,就是要推动“两洋铁路”项目落地。 在上个月,巴西政府就曾放出消息,中国代表团和官员曾到访巴西,就“两洋铁路”的建设展开了探讨。

对中方来讲,这条铁路不仅仅是一项基础设施工程,更是中国应对当前国际贸易格局变动的关键举措。 我们上面也提到了,美国对中国加征高额关税,导致中美海运贸易量断崖式下跌,而若是这条铁路建成,将有效帮助中国突破美国的贸易封锁。 现阶段我们九成以上的南美货运,都还需要经过巴拿马运河,雨季拥堵时等待时间更是长达21天,但两洋铁路若是开通,中国货物就可以通过巴西的大西洋港口上岸,经过铁路直达秘鲁钱凯港,再经太平洋运往亚洲,全程时间从35天缩短到了15到25天,成本降低了25%。 同时这条铁路也可以和钱凯港形成“陆海联运闭环”,关键节点由中国企业参与建设和运营,这就有效摆脱了对美国控制通道的依赖。这种独立性在贸易摩擦背景下尤为重要,可避免因美国单边制裁或提高关税导致的供应链中断风险。 据巴西方面透露,当下中巴已经完成协商,这条铁路线路比数年前第一种方案有所优化,新线路将向南偏移,从巴西最西端的阿克里州出发,东向延伸至托坎廷斯州,并与中国中铁正在修建的“东西一体化铁路”衔接,最终可通达位于大西洋沿岸的巴伊亚州。 所以从路线来看,这条铁路还会途径南美资源核心区,包括巴西铁矿石、秘鲁铜矿、玻利维亚锂矿及阿根廷“锂三角”等。通过铁路直连中国,可确保新能源产业链,如锂电池、电动汽车的原材料稳定供应,减少对澳大利亚铁矿石、美国大豆等替代来源的依赖。

而对于巴西以及相关南美国家来讲,这条铁路带来的作用更为显著。 一方面,铁路建设预计创造80万个直接就业岗位,其中90%为当地工人,覆盖工程、物流、制造等领域;另一方面铁路沿线23个城市规划建设物流枢纽和商业中心,预计拉动沿线国家GDP年均增长2.3%;更重要的是,秘鲁铜矿、玻利维亚锂矿等资源通过铁路直达太平洋港口,运输效率提升3倍以上,彻底改变南美“有资源无通道”的困境。 总之,两洋铁路不仅是物理通道,更是南美国家突破“中心—边缘”国际分工的关键抓手。通过整合资源、技术与市场,南美有望从单纯的原材料出口地转变为全球供应链的战略节点。 最后总结来看,中方对美货运“清零”,看似是关税冲击下的被动反应,实则是外贸结构优化的阶段性成果。而两洋铁路,则是我国“一带一路”从“欧亚主轴”,向“拉美次轴”延伸的关键落子。 两者共同体现的,是中国在中美博弈中“以空间换时间”的策略。通过开拓新兴市场构建不依赖单一航道、单一市场的全球供应链体系,最终实现“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的战略主动。

0 阅读:127
天天国际笑料库

天天国际笑料库

国际新闻,瞬息万变,您的实时资讯雷达与全球视野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