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才女蒙曼50岁依然是单身,2023年朱迅问她:“你最想嫁的男人是谁?”蒙曼沉思片刻说了一个名字,不想却引来全场哄堂大笑! 北大才女蒙曼今年已经50岁,但婚姻大事依然没有着落,这事儿成了不少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每当有人提起她的单身状态,她总是淡然一笑,继续埋头于自己的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播事业。蒙曼的人生轨迹,似乎从一开始就带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 1975年,蒙曼出生在河北承德的一个教师家庭。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家里堆满了书,她从小泡在书堆里长大。 同龄孩子还在背唐诗时,她已经啃完了《诗经》和《国风》,连《红楼梦》都能讲得头头是道。 读书对她来说不是任务,倒像是呼吸一样自然。 不过,那个年代总有人对女孩子读书说三道四,觉得“女娃读再多书也没用”。蒙曼心里憋着一口气,硬是考上了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那会儿她才17岁。 大学期间,蒙曼彻底扎进了历史的海洋。别人忙着谈恋爱、找工作,她却整天泡在图书馆,连吃饭都捧着书。 大三那年,她因为成绩拔尖被保送研究生,后来又考上了北京大学的博士,专攻隋唐史。 博士毕业时,她成了中央民族大学最年轻的副教授,讲课风格幽默生动,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 有一回,她讲到武则天的权谋手段,台下学生笑得前仰后合,连路过教室的孟宪实教授都被吸引住了。 孟教授觉得这姑娘是块宝,转头就把她推荐给了央视的《百家讲坛》。 2007年,蒙曼第一次登上《百家讲坛》,主讲《武则天》系列。她不用稿子,史料信手拈来,讲得活灵活现,收视率直接冲到了全国第一。 后来她又讲了《太平公主》《长恨歌》,观众越听越上瘾,干脆给她封了个“隋唐历史女神”的称号。 再后来,她又成了《中国诗词大会》《典籍里的中国》的常驻嘉宾,名气越来越大。 有人拿她和于丹比较,说她俩风格像,蒙曼却笑着说:“能跟于丹老师相提并论,是我的荣幸。” 事业风生水起,婚姻却迟迟没动静。父母急得满北京给她张罗相亲,有大学教授,也有企业老板,可蒙曼见了面总是摇头。 她说:“过日子不是凑合,得找个能说到一块儿的人。”这话听着简单,可实际操作起来难如登天。 有一回在节目里,主持人朱迅问她:“要是能穿越,你最想嫁谁?”蒙曼想都没想,脱口而出:“孙悟空!” 全场观众哄堂大笑,她却一脸认真:“孙悟空有担当、有胆识,还忠诚,这样的男人谁不稀罕?” 这话听着像玩笑,可仔细琢磨还真有道理。现实里想找个“孙悟空”谈何容易? 蒙曼也不急,照旧讲课、写书、做节目。2025年,她的行程更是排得满满当当。 5月11日,她跑到河北磁县的北朝考古博物馆做直播,带着观众看兰陵王墓、讲磁州窑文化。 第二天又赶场到邯山区,和当地艺术团体聊传统文化怎么“活”起来。网友看了直播直呼:“蒙老师这是要把历史‘玩’出花儿来!” 其实这些年,蒙曼早就不局限在讲堂和电视里。她搞了个“曼行中国”的文旅项目,带着观众实地探访历史遗址。 2025年5月,她刚在包头转了一圈,从秦长城遗址到老包头走西口的老街,一路走一路讲。 有个当地大妈拉着她合影,激动得直抹眼泪:“我打小看《百家讲坛》,没想到这辈子还能见着真人!”蒙曼倒是挺淡定,转头就把在包头捡到的北魏瓦当捐给了博物馆,说是“让文物回家”。 外人看着蒙曼风光,可她父母心里始终有个疙瘩。老两口早年公开征婚,放话“不要房车彩礼,只要聊得来”,结果愣是没人接茬。 蒙曼倒想得开,常说:“婚姻不是人生的标配,就像酒香不怕巷子深,该来的总会来。”如今她除了讲课,还挂着全国妇联副主席的职,时不时给女性权益发声。 2025年3月,有媒体问她:“单身这么多年,后悔吗?”她笑了笑:“你看孙悟空护送唐僧取经,路上耽误了十四年,最后不也成了斗战胜佛?” 这话说得俏皮,却透着股通透。或许对蒙曼来说,婚姻只是人生的选项之一。 与其将就,不如把时间花在更有意义的事上。就像她常说的:“历史教会我们耐心,该有的缘分,迟早会来。” 信息来源: 河北新闻网《本周末,她来邯郸了!做了这些事……网友喊话:希望多来!》 磁县官方发布《重磅!蒙曼老师来磁县了》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探访历史的印记,这位“大咖”来包头啦!》 邯山区文化活动报道《蒙曼精彩亮相邯山区,引发热议!》 全国妇联相关报道《全国妇联副主席的北大才女蒙曼48岁未婚,她的择偶标准原来是这样的!!》
北大才女蒙曼50岁依然是单身,2023年朱迅问她:“你最想嫁的男人是谁?”蒙曼沉
海诚看趣事
2025-05-14 01:18:1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