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沁先生,可否展示一下这款机枪的威力?” 伦敦郊外,李鸿章问身边这个白胡子

寻墨阁本人 2025-05-14 16:18:03

“马克沁先生,可否展示一下这款机枪的威力?”

伦敦郊外,李鸿章问身边这个白胡子洋人。

被称作马克沁的洋人欣然应允,当场命人将枪口对准一棵大树扫射。

随着“啪啪啪”响声过后,一棵合抱粗的榉木轰然倒下,震惊众人。

李鸿章十分激动,连连说道:“真乃利器,真乃利器也。马克沁先生,这款枪怎么称呼?”

马克沁望着李鸿章的脸,笑了笑说:“还没想好,李总督看叫什么名字好呢?”

“叫马克沁就挺好,”说着,李鸿章又问他身边的马克沁:“子弹费用高吗?”

马克沁答:“不贵,一百颗才二十英镑。”

“一分钟射出多少子弹”?李大人连忙又问。

马克沁自豪地说:“这枪很快,一分钟能打光五六百发子弹。”

李鸿章掐指一算,不由叹了口气,无奈地说道:“太快了、太快了,每分钟要一百多英镑呀!”

1896年,李鸿章一行人踏上了远赴英国的路程。到达英国后,李鸿章迫不及待地前往马克沁公司,观看马克沁重机枪的射击演示。

这款枪杀伤威力极大,问世之后,游牧民族就再也没有来去如风的骑兵,失去了几千年以来的地面优势。

就在李鸿章赴欧前不久,非洲的5千名祖鲁人手持弓箭,包围了50名英国士兵。5000对50,祖鲁人怎么盘算也是胜券在握。

可他们万万想不到,英军拿出一种神秘武器,几分钟就杀死了3千名祖鲁人,剩下的两千人落荒而逃。

而英军用的,正是刚研发出来的马克沁机枪,这也是马克沁机枪的一次绝杀式的亮相。这场战争之后,也向世人展示了热兵器对战冷兵器之战,就是单方面的屠杀!

马克沁原本是个美国发明家,发明过烫发棒、自动灭火器,甚至还做过灯泡,跟爱迪生相似。据说,爱迪生觉得他抢了自己的饭碗,就想方设法排挤他,还强行收购了他的公司。

心灰意冷之下,马克沁决定离开美国,前往英国发展。临行前,朋友为他送行,问他说:

“你到了欧洲,以什么为生啊?”

马克沁回答:“还没想好,走一步说一步吧。”

他的朋友哈哈大笑:“如果你想发大财,就发明一种让欧洲人自相残杀的武器。”

马克沁记住了这句话,一到英国就着手研究武器。

经过反复试验和研究,马克沁发明了一种全自动机枪。这款枪利用火药燃气的力量,每打出一个子弹,火药燃气就会顶开弹膛,将空子弹壳抛出,并推动弹簧机构进弹,关闭弹膛。他又设计了一个水冷器,帮助机枪降温。

研发成功后,他异常兴奋,通过多次试验,机枪的射速达到了600发/分钟,达到不可思议的射速。

马克沁机枪被英军使用后,迅速投入战场,成为他们战争的首选。在后来发生的一次大战中,这款机枪夺去了一百多万男青年的性命,让数十万女人守寡。

因此说,人送其外号“寡妇制造机”!

那么,李鸿章究竟买没买马克沁机枪呢?

他当时非常矛盾。1896年的大清,刚刚经历了中日甲午之战,赔给日本人大笔的银子。再加上慈禧太后奢靡无度,国库自然会空虚。

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考虑,这也不符合大清帝国目前的利益。采购一万支普通枪炮,可以装备大批军队。而这些银子,只够买个几支马克沁。

另外,清廷向来是镇压内部起义为主,拒洋次之。跟农民起义军打仗,根本就用不着这种昂贵的机枪。

考虑再三,李鸿章还是买了两挺回国,让国内兵工厂进行仿制。

这样看来,李鸿章对大清也是忠心耿耿啊!

他带回的两挺马克沁机枪,本来让兵工厂进行仿制的,但因为此枪当年还处于雏形时期,大清兵工厂又没有英国的那种精密机器设备,仿造困难重重。

再加上机枪使用的是火药、铅弹也不好制造,所以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客观地说,李鸿章还算是个聪明人。他首先想到的不是这款机枪多少价钱,而是后续巨大的子弹消耗,应该是有先见之明。

同时,他为大清帝国殚精竭虑,是不争的事实!

0 阅读:65
寻墨阁本人

寻墨阁本人

路虽远,行者将至; 事虽难,做则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