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称所谓“皇汉”的弃地派,这类群体其实历朝历代都有。
比如说,东汉的时候,朝堂上就有大把人要求放弃凉州,不要再尝试对凉州进行治理或者用兵了,把军费和“转移支付”省下来。
从上帝视角来看,这些人非常短视,你放弃了凉州,边患直面陕西山西,重要兵员地直接受到威胁不说,面临的军事压力还在那儿,从凉州撤回来的官民和军队还会成为新的不稳定因素,怎么说都是稳赔不赚的买卖。
但是对于那些要求放弃凉州的人来说…
嗨,人家是潁川的爷,这辈子的活早就在祖上跟着刘秀入关的时候就干完了,这朝廷的钱就是我们的钱,多花一分哥几个就少吃一口,何必再把钱粮往凉州这个无底洞里投呢?
至于你说关中怎么办,那关我潁川的爷什么事?羌人再厉害,还能跑到南阳盆地把我屠了不成?
当然,汉末乱世最后发展成了什么样,潁川士族们最后搞出了什么事,凉州乃至关中的治理失效乃至丢失最后造成了什么影响,我们今天也都知道了。
这种心态发展到极致,就是小汴的“南人归南北人归北”,你北方人丢失故土了憋着打回去,关我南方老爷什么事?
然而安心当一割据政权的下场,就是“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边塞就压在你脸上,整个小汴时期,从朝廷到民众,所有人都被庞大的军事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
那谁从这种局面中得利了呢?不知道,也许得问问仍有闲情逸致写《山家清供》的南方老爷们吧。
而最后,正是被小汴弃之如敝履的“北人”们,最终打着外族的旗号,把整个小汴赶进了海里。
弃地,这种看起来就异常荒谬的理论,当然是对某些人有利,才会被发明出来并广为传播的。
但是,不妨想想,真正能从弃地中获益的,是我们这些普通人吗?[开学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