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说:“人,只有知道自己无知后,才能从骨子里谦和起来,不再恃才傲物,不再咄咄逼人,所以说人总是越活越平和,我们称之为成长。 成长就是慢慢的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他人,承认自己的无知并不等于否定自己,而是为了改善自己。” 一个人,知道的越多,越觉得自己无知;知道的越少,越觉得自己什么都知道,你说对吧? 初学之人,往往只窥得学问的一角,便以为得了全貌。 他们站在山脚下,仰头看见一块突出的岩石,便以为那就是山的全貌。于是乎,他们口若悬河,指点江山,仿佛天下学问尽在掌握。 殊不知,那不过是学问海洋中的一滴水珠罢了,这般人最是可畏,因为他们不但无知,而且对自己的无知也毫无知觉。 而真正钻研学问的人,越是深入,越能看见那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 他们站在半山腰,向上望见更高的山峰,向下看见更深的峡谷,这才明白自己先前所见不过是冰山一角。 于是乎,他们变得谨慎起来,说话也留三分余地,因为他们知道,每一个结论背后都可能藏着无数未知的变数。 这般人最是可敬,因为他们不但有知,而且对自己的无知有着清醒的认识。 董宇辉说:“人都往往是因为自己无知,或者知道的少,就变得非常武断,但是知识越丰富,量越大的人越谦虚。 知道的越多,你就会发现自己知道的越少,所以到最后,你说话就不会那种断然之,你就不会言之凿凿。你就不会感觉自己就是无比正确,无比武断的那种状态了。” 为什么无知的人特别狂妄?是因为他们从未真正踏入过知识的殿堂,只在门外张望,便以为看尽了里面的风景。 而有知者之所以谦卑,是因为他们已经在知识的迷宫中走过一遭,深知其中曲折幽深,非一人之力所能穷尽。 这世上的知识,原就像一面镜子,照得越久,越能看清自己的面目。可惜大多数人只愿在镜前一晃而过,便以为自己已经足够美丽了。 苏格拉底说:“我唯一知道的事就是我一无所知。” 所以,敢于承认,自己的无知,不仅是有智慧的表现,更是一种勇气和自信! 不敢直面自己的无知,拼命炫耀自己已经知道的,才是内心自卑的表现! 【今日好书分享:莫言《晚熟的人》,这是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的首部作品,由12个故事组成! 《晚熟的人》通篇文字朴素到极致,却包含人生阅历和洞察,敏锐地审视着这个时代,通过善与恶、真与假、美与丑的文本呈现,引发读者的共鸣、共情! 如果你也喜欢莫言的作品,那就从《晚熟的人》开始读起吧!】 晚熟的人 莫言
莫言说:“人,只有知道自己无知后,才能从骨子里谦和起来,不再恃才傲物,不再咄咄逼
素手折花
2025-05-15 10:29:47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