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谈判刚结束,中方面向全球发放稀土出口证,一个前提条件却令美方破防 说白了,

遥遥谈趣 2025-05-15 11:53:32

瑞士谈判刚结束,中方面向全球发放稀土出口证,一个前提条件却令美方破防 说白了,这事儿就是中美在稀土战场上的一次正面交锋,最近瑞士谈判刚结束,中国这边就放出大招 —— 向全球发放稀土出口证,但有个前提条件直接让美国破防:这次所有许可证都明确写着,客户仅限欧洲和越南,美国企业连个门缝都没摸着。 先得说说稀土这玩意儿有多重要。稀土被称为 “工业维生素”,小到手机、电脑,大到新能源汽车、战斗机、导弹,样样都离不开它。 美国地质调查局列了 50 种关键矿物,其中超过一半都得从中国进口,包括全部 17 种稀土元素。就拿 F-35 战斗机来说,每造一架就得消耗 408 公斤稀土,没这东西,美国军工产能直接就得趴窝。 再看这次瑞士谈判,美国本来打着如意算盘,想通过降低对华关税换取中国放松稀土管制。结果联合声明里压根没提稀土半个字,中方态度很明确:稀土是战略资源,不是谁想拿就能拿的。 谈判刚结束,中国商务部紧跟着宣布要大力打击稀土走私,连海关总署都发公告,对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摆明了就是要卡死非法渠道。 最让美国上火的是,中国这次发的四张出口许可证,全给了新能源电机磁铁生产商,其中一家专门给德国大众供货,其他三家也都盯着欧洲和越南市场,美国企业连申请资格都没有,彻底成了局外人。 这背后其实是中国的战略布局:欧洲正在搞绿色能源转型,对稀土需求特别大,中国正好趁机加强合作,比如中欧在新能源汽车关税问题上已经有了明显进展;越南作为 “同志加兄弟”,既是产业链转移的重要节点,也能通过它把稀土间接送到美国,绕过直接限制。 美国现在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他们不是没想过找替代来源,又是和乌克兰签协议,又是盯着格陵兰岛的稀土矿,可开采成本高得离谱,技术也跟不上。就说重稀土分离技术,美国到现在都没完全掌握,实验室里弄出点样品容易,真正商业化还得好几年。 更要命的是,中国稀土产业正在加速整合,中国稀土集团正带着几家上市公司搞并购重组,以后议价能力只会更强,美国想压价都没机会。 有人可能会问,中国这么干不怕违反国际贸易规则吗?其实中方早有准备。从《稀土管理条例》到《出口管制法》,一系列法律法规把稀土管控得明明白白,既保护了资源,又避免了像以前那样被 WTO 裁定违规的风险。 而且中国一直强调,稀土出口管制是为了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安全,不是针对某个国家。就像环球时报说的,中国保护稀土有自己的节奏,不会把它政治化、武器化。 现在美国只能眼睁睁看着中国和欧洲、越南越走越近,自己却卡在稀土供应链的死胡同里。没办法,谁让他们在稀土加工和高端应用上这么依赖中国呢? 这次瑞士谈判的结果,说白了就是实力的较量,中国手里攥着稀土这张王牌,自然有底气在谈判桌上挺直腰杆。 而美国要想破局,要么老老实实按中国的规则来,要么就等着被稀土卡脖子卡到窒息吧。

0 阅读:42
遥遥谈趣

遥遥谈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