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谈判关键时刻,两记重锤砸向基辅,风向真的变了
就在俄乌即将重启对话的关键时刻,双方的谈判筹码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两则重磅消息接连传出,让基辅方面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第一个重锤,欧盟即将对乌克兰农产品加征关税。
自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欧盟为支持乌克兰,暂停了大部分对乌商品的关税征收,允许其农产品自由进入欧洲市场。
然而现在,这扇大门就要被关上了。
欧盟对乌的免税政策将在6月6日到期,而欧盟已经决定不再续签。
同时据英媒最新报道,欧盟已经向成员国提交过渡提案,将大幅削减乌克兰农产品的免税配额,重新对其征收关税。例如,玉米的年度免税配额,将从470万吨减少到65万吨。
据基辅估算,这一变化将使乌克兰每年损失约35亿欧元的收入。
众所周知,出口农产品是乌克兰收入的一大来源,尤其在战时状态下,这更是一个难得的经济支点。
如今欧盟市场的大门即将收紧,这对财政吃紧、靠西方输血的乌克兰来说,无异于釜底抽薪。
而让乌克兰更担忧的是第二个消息,俄罗斯似乎正在迎来经济上的转机。
当地时间5月13日,普京公开透露,最近有很多西方大型企业主动表达了重返俄罗斯市场的意愿。 为此他强调,只要符合俄罗斯的经济利益,俄罗斯欢迎这些企业的回归。
这不是普通的商业信号,而是地缘政治的风向标。近来,特朗普也多次放风称将取消对俄制裁。
一旦西方资本开始重新考虑与俄罗斯“接触”,那对乌克兰来说,就是一个极大的心理打击。
在这样的背景下,俄乌今天在伊斯坦布尔的谈判,就显得格外耐人寻味。
此前,普京提议双方进行无条件的直接对话,但最新公布的俄方代表团名单中,并没有普京的名字,就连此前传闻的梅杰韦德夫也没有出现,而是由技术性谈判代表出席。
外界认为,莫斯科这么安排是在降低谈判的预期,甚至可能是在试探乌克兰的真实意图。
目前,俄乌双方的核心分歧依然明显。
俄罗斯坚持要求乌克兰接受中立地位、放弃加入北约,并承认克里米亚及乌东四州的现状。而乌克兰则坚持先停火、再谈判,并要求俄罗斯完全撤军。
可现在的情况对乌克兰越来越不利,欧盟要加税、西方企业要回俄罗斯,泽连斯基手里的牌越来越少。
要是西方再削减援助,乌克兰可能就真得在谈判桌上低头了。
总的来看,俄乌冲突的风向确实在发生变化。
乌克兰能否在接下来的谈判中争取到有利条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西方是否继续坚定支持。而俄罗斯则似乎在等待一个更有利的时机,以最小的代价结束这场战争。
接下来的几周,将是决定俄乌局势走向的关键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