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潘玉良去世,被安葬在法国巴黎蒙巴纳斯墓园,可与她合葬的,不是她心爱的丈夫潘赞化,而是在她生前,给过她20美金的中餐馆华人老板。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潘玉良这姑娘打小命就苦。 1895年扬州城里张家生了个闺女,谁也没想到这丫头将来能成大名鼎鼎的画家。 爹娘走得早,八岁那年她就住进了舅舅家,结果这舅舅比黄世仁还狠,家里揭不开锅了,直接拿外甥女换了点粮食。 两担米的价格,把十四岁的小丫头卖进了窑子。 妓院管事的瞅着这丫头直皱眉头,小眼睛厚嘴唇的实在不招人稀罕。 别的姑娘在前头接客,潘玉良被赶到后院劈柴烧火,整天跟锅碗瓢盆打交道。 不过这丫头天生有股子机灵劲,弹琵琶学唱戏一点就通,窑子里那些乐器没她摆弄不明白的。 可性子比石头还硬,教她怎么讨好男人,她偏不学,逮着空子就想往外跑,被抓回来就是一顿毒打。 老天爷到底没瞎眼。 1916年芜湖来了个新官叫潘赞化,地方上那些马屁精摆酒接风,硬把潘玉良拽去陪客。 这姑娘唱了段《林冲踏雪》,悲悲切切的调子把潘赞化给镇住了。 这位留过洋的官老爷不一般,听说姑娘身世后,二话不说掏钱赎人,还请了陈独秀当证婚人,明媒正娶让她当二房。 成亲那天晚上,姑娘哭着说往后要跟夫家姓,从此世上再没有张玉良,只有潘玉良。 小两口搬到上海住,隔壁正好住着画家洪野先生。 有天洪野串门看见潘玉良在纸上画东西,眼睛都直了。 这丫头画啥像啥,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料。 潘赞化也是开明人,二话不说送媳妇去学画。 要说潘玉良真是块材料,没几年功夫就考上了上海美专,这可是正经八百的美术学校。 学校里那帮子人可没少嚼舌头根子。 潘玉良为了画人体,关起门来对着镜子画自己光身子。 这事传到外头,那些酸秀才骂得可难听了,说她是窑子里出来的浪荡。 校长刘海粟实在看不下去,劝她干脆去法国留学。 潘赞化这回又掏钱又托关系,硬是把媳妇送出了国门。 巴黎那地方可不是好混的,潘玉良白天在画室啃干面包,晚上给人洗盘子挣生活费。 就这么苦熬八年,硬是把油画、雕塑这些洋玩意儿学得透透的。 1928年回国那会儿,徐悲鸿亲自请她去中央大学教书,上海美专也巴巴地请她当教授。 可那些老顽固还是揪着她出身不放,有回她听见同事在背后骂"伺候人的也能当教授",冲进去啪啪就是两耳光。 1937年实在扛不住这些闲话,潘玉良抹着眼泪又去了法国。 临走前潘赞化送她块怀表,说等时局好了就接她回来。 哪知道这一走就是四十年。 潘玉良在法国混出名堂了,画展开到意大利,作品进了卢浮宫,可心里头最惦记的还是老家。 1959年好不容易攒够钱想回来,潘赞化来信说再等等。 这一等就等来了噩耗。 五年后才知道丈夫早没了。 老太太摸着脖子上的鸡心项链,里头还藏着结婚时的照片。 1977年潘玉良在巴黎咽了气,临终前把怀表和项链交给老乡王守义,千叮咛万嘱咐要带回中国。 后来她那些画作漂洋过海回了国,现在在美术馆里挂着,看画的人哪知道这背后有多少辛酸。 要说这老太太这辈子,真应了那句老话。 黄连水里泡大的牡丹,苦水里开出朵金花来。 对此您怎么看呢?
1977年潘玉良去世,被安葬在法国巴黎蒙巴纳斯墓园,可与她合葬的,不是她心爱的丈
飒沓风华舞
2025-05-16 11:30:55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