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伊朗与印度签署了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协议,要我说,这个协议真是毫无卵用,废纸一张!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伊朗这个拥有8500万人口的中东大国,正经历着教士集团、文官政府与军事财阀的争权夺利,而新签署的印伊全天候战略协议,不过是权力迷宫中的又一场镜花水月。 伊朗的权力架构堪称现代政治学的魔幻标本。表面看,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如同波斯帝国的万王之王,实则其权力早已被革命卫队的石油美元腐蚀殆尽。 这支拥有50万兵力的特殊武装,不仅掌控着国家60%的GDP,更通过走私网络每年攫取120亿美元黑金。 当文官政府与印度签订港口协议时,革命卫队下属的塔拉耶特集团,正将恰巴哈尔港的集装箱码头改造成走私中转站——这种体制内的左右互搏,注定任何跨国协议都难逃空转命运。 中伊25年协议的夭折早已埋下伏笔。2021年那份4000亿美元的投资蓝图,在革命卫队的阻挠下沦为废纸。 卫队控制的石油交易网络拒绝接受人民币结算,其把持的通信领域更以国家安全为由,将中方承诺的5G基站建设压缩了78%。 更讽刺的是,当莱希政府试图推进霍尔木兹自贸区时,革命卫队竟出动舰艇封锁相关海域,用武力捍卫自己的走私通道。这种政出多门的乱象,使得伊朗的承诺比波斯湾的季风更不可捉摸。 印度此刻的入局更像精准踩雷。莫迪政府投入的3.7亿美元首期资金,尚未触及港口混凝土便已蒸发大半——革命卫队要求收取"安保费",文官政府索要"基础设施配套费",地方教士团体更是开出"环境保护捐"。 这种层层盘剥的官僚生态,令当年土耳其电信巨头Turkcell血本无归的悲剧即将重演。而印度幻想通过卢比结算规避制裁,殊不知俄罗斯前车之鉴犹在:积压的640亿卢比至今仍在新德里银行吃灰。 伊朗的政治周期律已成死结。从内贾德的民粹幻灭到鲁哈尼的改革失败,从莱希的突然陨落到佩泽希齐的左右摇摆,每次政权更迭都在重演"签约-毁约"的戏剧。 教士集团需要外部协议装点门面,革命卫队依靠破坏协议维持财源,文官政府则沦为背锅侠——这种畸形平衡,恰似用原油粘合的波斯地毯,看似华丽实则一扯即碎。当印度沉浸在"突破中巴经济走廊"的幻想中时,革命卫队已开始向塔利班出售港口监理情报。 地缘博弈的残酷真相在此显露无遗:没有国家意志的集中统一,任何战略协议都是沙滩城堡。中国在瓜达尔港的进退自如,源于举国体制的令行禁止;而伊朗在恰巴哈尔港的朝令夕改,折射出散装国家的先天缺陷。 当莫迪的谈判代表还在研究合同条款时,革命卫队的快艇已载着港口蓝图驶向国际黑市——这种魔幻现实主义剧情,或许就是中等强国的宿命诅咒。 你们如何看待这种"签约即违约"的政治困局?现在国家之间还有信用可言吗?
最近,伊朗与印度签署了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协议,要我说,这个协议真是毫无卵用,
画画的本本
2025-05-16 14:05:47
0
阅读: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