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倪匡为躲避处罚,伪造公章、介绍信,马不停蹄地一路飞窜到广州,而后更是飞渡重洋潜逃香港,但谁成想他竟摇身一变跻身才子之列。
说起倪匡这个人,想必大家并不陌生,他的代表作《六指琴魔》和《 天龙八部》。
倪匡在当时的小说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可是谁也不会想到,就当人人都以为倪匡能够成为小说中的“领导者”。
但是,不堪耳目的事情随即而来!
1951年,年幼的倪匡完成初中学业后,选择进入更高学府深造。
倪匡选择了华东人民革命大学。
在学业完成后,倪匡参加工作。
1957年,倪匡阴差阳错的分配到内蒙古进行垦荒。
面对极端天气,甚至达到零下30度的低温,倪匡任劳任怨,不惧严寒。
倪匡助人为乐、积极乐观的形象深受大家的喜爱。
在友爱的氛围下,倪匡认为会这样一直生活下去。
但是发生了一件事,让倪匡改变原本的想法。
极度的低温,燃料即将用尽,持续的风雪将路口全部封死,燃料没有办法运送进来。
部队的同志从原来的满心期待到最后的灰心意冷。
倪匡做了一个决定,不仅让他的人生发生了转变,也拯救了同志们的生命。
他发现房屋的不远处有一座木头桥,看到瑟瑟发抖的同志。
倪匡顿时站了起来,将拆木桥取暖的方法告诉同志,看着同志们犹豫犹豫的样子,径直走到屋外。
倪匡用斧头一下下砸在破旧的木桥,咚咚的声音也敲击在每一个同志的心里。
一位、两位、三位.......全部同志们起身,走向屋外。
同志们望着火苗,将大家内心熄灭的火苗再次燃起。
就在这个时候风雪逐渐的变小、太阳出来了、路通了,救援部队到来了。
部队活了下来,倪匡破坏公共交通设施的事情也被上级知晓。
上级经过讨论,认为倪匡的行为属于反革命,应将其隔离调查,等待处理。
倪匡关到一间破旧的小屋内,面对领导冷漠的态度,面对灰暗的房间。
倪匡来回踱步,思考如何逃出去,如何活下来?
夜晚,一个朋友的到来给倪匡送来了惊喜和希望。
这个朋友小心地从衣服内衬里拿出来伪造证件、告诉其逃离计划。
倪匡可以一路南下,偷渡到香港,可以保全自己的性命。
倪匡听从朋友的建议,从内蒙古一路南下,踏上了逃亡之路。
倪匡迎着风雪骑马奔驰,站在火车站的门口。
他决定投奔自己的哥哥,使用假的证件,购买一张到鞍山的车票。
到达鞍山后,当倪匡看到哥哥,积攒已久情绪爆发出来。
哥哥的热情,提供衣食无忧的生活,倪匡感受到久违的亲情。
在短暂的相聚后,一张张贴满大街小巷的通缉令让倪匡继续逃亡。
坐上哥哥安排好的船只去上海,防止被盘查,一直躲在船舱里不敢露头。
到达上海后,他意识到盘查的越来越严格,不能使用假的证件,只能另外寻找到香港的出路。
上天的眷顾,倪匡看到一则小广告,上面说给足够的费用,可以帮人偷渡到香港。
倪匡为了尽快结束逃亡的生活,联系广告中的人员,将自己身上所有的钱都给了对方。
倪匡如愿到达香港,为了生存,什么累活脏活都干。白天在饭店打工,端盘子,洗碗。
晚上,倪匡为了改变自己现在的境况,开始在学校学习。
慢慢的,他开始在朋友的劝说下去投稿,刚开始在《真报》上投稿,一次被拒绝、两次不行被拒绝。
在倪匡的坚持下,这个报社赏识到倪匡的才华,决定录用。
从此之后,倪匡开始了文坛传奇的下半生,创作了无数的佳作。
学海无涯
冻死事小 失节事大 妥妥的反革命 最终走上叛离人民的道路! 唉,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