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3日,3岁的郎铮在北川幼儿园废墟中被救出时,左臂骨折、左手部分截

鲍宁影视 2025-05-18 15:27:51

2008年5月13日,3岁的郎铮在北川幼儿园废墟中被救出时,左臂骨折、左手部分截肢,但他用稚嫩的右手敬出的军礼,成为抗震救灾精神的象征。这一画面被记者杨卫华定格,感动了全国。 在社会关怀中成长的郎铮,始终铭记救援人员的恩情。他在高考志愿中选择北大国际关系学院,立志“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用行动回馈曾给予他温暖的世界。2019年国庆70周年庆典上,他穿着羌族服饰站在“众志成城”彩车上,再次向祖国敬礼。 2023年,郎铮以裸分637分(含少数民族加分后657分)的优异成绩被北大录取,位列四川省文科前30名。他选择国际政治专业,希望未来能在国际舞台上为国家发声。 进入北大后,他保持着勤奋踏实的学风,积极参与学术讨论和国际交流活动。同学眼中的他“课堂上认真记录笔记,课后主动拓展视野”,并加入志愿者团队投身社区服务。他发起的“废墟上的读书会”,带领同学们为灾区儿童捐赠图书,传递着温暖与希望。 郎铮明确表示,希望通过专业学习实现“外交梦”,代表国家在国际事务中捍卫利益、推动建立更公平的国际秩序。他在接受采访时提到:“我想告诉那些保护过我的人,我活成了你们期待的样子。” 他的成长历程不仅是个人励志的缩影,更承载着地震幸存者群体的坚韧与重生。正如他在纪念汶川地震活动中所言:“不要只记住灾难的残酷,更要看见中国人的团结与重生。”

0 阅读:44
鲍宁影视

鲍宁影视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