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近10天的讨刘战役中,八路军干部陈克被俘,最终被送到县城,交给了大汉

如梦菲记 2025-05-19 15:46:20

1944年,近10天的讨刘战役中,八路军干部陈克被俘,最终被送到县城,交给了大汉奸刘本功审讯,可行刑当天,一个汉奸为陈克松绑,并把他放走,随后几个伪军枪杀了另一个死刑犯,代替陈克赴死。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44年夏,冀鲁豫边区的抗日斗争进入了关键阶段,郓城作为鲁西南的重要节点,由日伪联手严密控制。   伪军修建了纵横交错的封锁沟,沿黄河一线布满碉堡、炮楼和巡逻哨卡,日军力量虽因南方战事而调离一部分,但伪军依旧牢牢把控着这片土地,为了打通根据地南北联系,军区决定发起局部攻势。   陈克接到了任务,他是敌工系统的一员,平时从事宣传与联络工作,这次他奉命潜入郓城,与地下联络人接触,安排战前准备。   他扮作庄稼人,带着锄头,绕过主道,白天藏在树丛或废庙,夜晚赶路,行动持续了几日,他一路传递情报,寻找突破口,可就在距离目的地不到十里地时,郊外的一支伪军巡逻小队将他拦下。   巡逻队盘问他去向和身份,陈克掏出预先准备的钞票,试图以此脱身,同时提到了伪军中一位军官的名字,他本以为可以蒙混过关,但带队的伪军对他充满疑心,将他押往郓城县城。   一路上,士兵没有多言,只是紧紧押着他,进了县衙后,他被送进一间用作拘押的房间,第二日,他被提审,主持者是伪县长刘本功。   刘本功原是旧军人出身,后来投靠日本,手下控制着大半个郓城县,他对陈克的身份产生疑问,在反复审查中,发现其携带了数量不少的抗日传单。   这些传单被当场铺开,几个在场的日本顾问情绪激动,向刘本功施压要求严惩,陈克被送入牢房,单独关押,看守加倍严格。   接下来的几天里,他的处境没有改善,也没有受刑,他被限制活动,但饮食供应尚可。   每晚牢房都有人值守,但也有人悄悄接近过他,没有留下姓名,只说一些模糊不清的话,陈克听得出那人语气中的迟疑和犹豫,他猜测有人在替他活动。   五天后,县衙传出消息,决定立即行刑,行刑那日,天色未亮,士兵带他离开牢房,他双手被反绑,用布遮住眼睛,带至城西一片废地,周围伪军站立成排,枪口上膛,一切都在沉默中进行。   他被按着跪下,四肢冰冷,周围空气仿佛也凝固,就在士兵准备开枪的前一刻,几人骑马而至,其中一人迅速跳下,混入伪军之中。   陈克的手被一把解开,一件破棉袄被塞进他怀中,那人低声在他耳边说了一句话,随即推了他一把,他扑倒在一片低矮的草丛中,没有回头,远处响起一声枪响,他屏住呼吸,匍匐前进,钻入不远处的芦苇丛。   再往前是一条小河,他脱掉鞋子,下水摸索着前行,水流缓慢,河岸边尽是烂泥和野草,他不敢停,一直走出数里,直到天色放亮,才在河湾处找到一处土坡,藏身休整。   当天夜里,他继续南下,绕过了几座村庄,靠吃野果和饮雨水维持体力,三日后,陈克穿越封锁区,回到根据地,他第一时间将所见所闻上报。   经过军区敌工科调查,他所经历的行刑突变,确与一名在伪军中潜伏的地下党员有关,此人长时间在刘本功身边任职,恰在行动前劝说刘本功改变决定,找来一个无家可归的死刑犯顶替陈克。   这件事在内部小范围传开,有干部指出,刘本功近来举动频繁,有转向之意,在之后讨伐战役中,八路军一举拔除郓城外围据点,而刘本功在攻城前夕弃职逃跑。   他留下的弹药、物资整整齐齐地堆在军火库,标有“物归原主”字样,陈克此次虽九死一生,却更加坚定了信念,他继续从事敌后工作,配合部队清理敌伪势力。   郓城之战后,运西局势明显改善,大批村庄得以解放,对敌斗争不止在正面战场,也深植于内部裂变,陈克的经历,成为军中总结敌工工作的典型案例,提醒更多人:斗争复杂时,意志和冷静是最锋利的武器。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大众网——【郓城】狱中斗争——陈 克

0 阅读:56
如梦菲记

如梦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