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云南地震时,一名老兵徒手救出了14名女兵,40多年后,她们得知这位老兵竟然做着月薪1200的保安工作,而女兵们的举动让人十分感动。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70年1月5日凌晨,云南通海县的天还漆黑,许多人还在熟睡中,一场突如其来的强震撕裂了大地,建筑轰然倒塌,地面剧烈震动,通海驻军的营房也没能幸免,房屋坍塌,将不少士兵埋在废墟之中。 那时,14岁的赵虹刚刚参军不久,正在军营中服役,对突发的地震毫无准备,房屋在震动中倒下,她被压在砖瓦木梁下,无法动弹,只能勉强呼吸。 赵虹所在的是一个女兵新兵连,地震发生得突然又猛烈,女兵宿舍在一瞬间变成废墟,大多数人还没有来得及反应,整栋楼就已夷为平地。 被压在废墟中的赵虹浑身动弹不得,黑暗中几乎看不到任何光亮,冷空气夹杂着灰尘让她几度濒临昏迷。 在她意识最模糊的时候,听到远处传来了翻动瓦砾的声音,还有几束微弱的手电光在废墟之间晃动,她努力发出声音,但气力已经微弱到几乎听不见。 一个来自四川的年轻士兵雷清平带着战友赶到女兵宿舍区域时,看到的场景让人心头发紧,原本整齐的营房已经被夷为平地,只剩下断壁残垣。 他用手电筒仔细照着瓦砾缝隙,努力寻找生命迹象,在听到赵虹发出的轻微声响后,他立即跪地徒手刨土。 泥土和碎石里夹杂着铁皮和钢筋,他顾不上这些,赤手在冰冷的瓦砾中掏出一条生命的通道,很快,他召集其他人一同施救。 救援过程中没有专业工具,大家只能用手搬砖、抬梁,赵虹当时被一根横梁压住,几名士兵合力将其移开,她的脸色惨白,嘴唇毫无血色。 雷清平脱下自己的棉衣盖在她身上,并将她移至临时安置点,然后又转身投入其他营救任务中,那一夜,他们共救出14名幸存的女兵,是整个营救队中救人最多的一组。 地震结束后,赵虹被送往医疗点休整,她清楚记得那束灯光,那件温暖的棉衣,还有一个操四川口音的声音。 之后,赵虹归队,雷清平没有留下姓名,救完人后便又奔赴下一处废墟,两人连一句完整的交流都没有,赵虹只记得模糊的轮廓和声音,这段经历被她一直铭记于心。 她试图通过部队渠道查找这位救她的战士,却始终没有结果,那一夜救人的战士太多,而当时救援现场混乱,记录并不完整,赵虹多年来不断寻找,始终无果。 退伍后的雷清平回到重庆,他放下了军装,在纺织厂做搬运工,上世纪90年代,他失去了工作,从此开始了长时间的打零工生活,做过修路工人,也当过泥瓦匠。 最终,他在一个老旧小区里找了份保安的工作,每月工资只有1200元,他住在一间不到30平米的砖房里,屋子里摆着行军床和老收音机。 生活节俭简单,从不多言,他从没对邻里提起过地震中救人的事,也从不主动说自己当过兵。 2014年,赵虹在一次战友聚会中,听人提起“雷清平”这个名字,她猛地一震,觉得这个名字似曾相识,她开始四处打听相关线索,并在第二年写信给《等着我》节目组,请求协助寻人。 节目组收到信后,根据她提供的模糊信息展开调查,经过几个月的查访,终于在重庆找到一位正在看门的老人——雷清平。 当工作人员将那张旧照片交给他时,老人沉默许久,眼里浮起泪光,他认出了那个晚上救出的女孩。 当赵虹走上节目舞台,看见那张熟悉而又陌生的脸时,心中积压的情绪一时涌出,四十五年过去,她终于找到了那束微光的主人,得知雷清平如今的生活状况后,她感到十分难过。 赵虹随后联系上其余13位当年被救的女兵,大家决定一起为这位恩人尽一份力,她们合资在重庆为雷清平购买了一套带电梯的小公寓,并帮助他办理相关手续。 当地民政也为他补办了退伍补贴,社区志愿者定期看望他,雷清平的故事被传播开后,不少人被这份跨越四十余年的感恩所感动。 这位曾救人于生死线上的战士,在最艰难的岁月里不计得失,如今终于收获了迟来的善意与尊重,赵虹和战友们用行动表达感激,也唤醒了更多人对普通英雄的关注。 这不是一段传奇,也不是谁的光环,是一段真实的记忆,是一次默默延续四十五年的情义,那束光,曾划破黑暗,如今依旧温暖人心。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央视网——地震后女孩被班长徒手挖出 四十年后《等着我》寻恩人
1970年云南地震时,一名老兵徒手救出了14名女兵,40多年后,她们得知这位老兵
如梦菲记
2025-05-19 15:46:30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