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山东省烟台市的一个小村庄叫解家庄,有两名陌生的男子到一农户家里讨水喝,趁着女主人到屋子里端水的功夫,无意间瞥见院子里晾晒的一件乳白色凉席,顿时激动万分,慷慨地对农家大娘说:大娘,这个凉席500块卖不卖?’’不料,农妇听后脸色大变,一把将他们推出门外。 1963年夏天,山东烟台解家庄的土路上来了两个穿中山装的男人。 他们敲开一户农家的院门讨水喝,眼睛却直勾勾盯着院里竹竿上挂着的乳白色凉席。 农妇孙大娘端着水瓢出来时,看见两人正对着凉席指指点点,开口就要拿五百块钱买这张旧席子。 这话把孙大娘吓得够呛,抄起扫帚就把人往外撵——那年头五百块钱能在村里盖三间大瓦房,不是土匪就是骗子才敢开这个价。 这件被当成破烂的凉席可不简单,如今躺在烟台博物馆玻璃柜里当镇馆之宝。 两米多长的席子才四斤多重,象牙丝编得比姑娘家的辫子还细,人字纹路清清楚楚。 要说这手艺,当年宫里太监偷着往外倒腾,民国时候税局局长使手段强买,传到孙大娘手里时,她爹咽气前还攥着席子角嘱咐“宁可饿死不能卖”。 博物馆的人被撵出来没死心,转头就带着专家上门讲道理。 老工匠拿着放大镜给孙大娘比划:象牙得用药水泡软了劈成头发丝,还得挑黄梅天干活,十根象牙才能折腾出一根能用得上的丝。 孙大娘摸着席子不吱声,听着听着眼泪啪嗒掉——这玩意儿搁炕头怕老鼠咬,放箱底怕返潮,真要糟践了可对不起祖宗。 后来席子进了博物馆,专家们查档案才揭开老底。 雍正年间南边小国进贡过五张,皇帝嫌太费料子给禁了。 末代太监偷着卖到北京当铺,掌柜的姓丁的带回黄县老家,让税局局长半抢半买弄到手,七拐八拐才传到孙家。 2021年烟台博物馆搞了个“镇馆之宝巡礼”特展,九十岁的孙大娘坐着轮椅来看过。 工作人员记得清楚,老太太摸着展柜玻璃直念叨“比搁我家席梦思上还展样”。 她孙子去年清明上坟时说,家里现在逢年过节还摆着博物馆给的捐赠证书,说是要让小辈知道什么叫“老物件比金疙瘩还金贵”。 人民日报海外版登过篇《象牙丝凉席的前世今生》,央视《国宝档案》做过三期专题。 抖音上有几百万点赞的短视频,年轻人管这叫“古代黑科技”。 博物馆保安老常说,现在每天都有外地游客举着手机问:“听说那张凉席夏天真能睡人?” 信息来源: 烟台博物馆官方网站《馆藏精品·象牙凉席》 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千年技艺的现代回响》 央视《国宝档案》栏目组公开资料)
“要打就往死里打!”山东威海,女子背叛丈夫,丈夫和她离婚,女子争到了5岁儿子的抚
【203评论】【12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