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摊贩让女子买瓜,说都给你打开了。女子却说:"我可没让你打开。"摊贩说:"你说要尝一尝,怎么现在就变卦了?"最后两人闹到要报警的程度。
一场因尝瓜引发的纠纷,在河南街头上演。据牟视大观5月20日的报道,事情源于路人张芳对路边瓜摊的驻足。
这本是再平常不过的日常小事。张芳对瓜的偏好很明确,她喜欢口感偏脆的品种。当时因为前方车辆拥堵,她不得不在瓜摊前停留。摊主见状,立即热情推销起来:"美女,这瓜现在特价,保证好吃!"
张芳凭经验判断,摊主售卖的应该是面口的瓜,并非自己中意的脆瓜。但架不住摊主的热情,加上一时无事,便驻足观看。不料摊主随即切开一个瓜,示意她品尝。
果不其然,瓜的口感正如张芳预料的那般面口。当她表示不买时,事态突然急转直下。摊主拦住她的去路,坚持要她付钱,理由是"瓜都切开了,不买谁还要"。
张芳据理力争:"我根本没让你切开,是你自作主张的。而且我明确说过要脆的,你这个是面口的,不符合我的要求。"摊主则抗辩说是她要求尝瓜在先。
双方各执一词,争执不下。当摊主再次阻拦张芳离开时,她不得不以报警相威胁。这起街边小争执,折射出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要性。
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的权利。即便商家主动切开水果试吃,消费者也不负有强制购买的义务。而商家的强买强卖行为,更是触犯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
这场纠纷引发了广泛讨论:摊主的热情服务到底是真诚还是营销陷阱?消费者的驻足观看是否暗示了购买意愿?面对类似情况,你认为应该如何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