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武汉女大学生吴明珠,放弃了城里的工作,趁父母不注意,连夜逃往新疆。父亲称要与她断绝关系,母亲气得生了3天病。谁知,几年后女孩回家,父母两人却目瞪口呆。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55年夏天,有个四川姑娘做了件让全家人炸锅的事。 她偷偷辞掉城里的金饭碗,瞒着爹妈糊弄丈夫,硬是要往新疆吐鲁番扎。 这姑娘叫吴明珠,打小在重庆读书,后来考进西南农学院,和后来出名的袁隆平坐过同一间教室。 毕业后分到北京农科院,端着铁饭碗吃公家粮,街坊邻居谁见了不夸句出息。 那会儿新疆刚解放没几年,戈壁滩上要人没人要技术没技术。 农科院领导接到上头通知要派技术员支援边疆,消息在办公室里传开,年轻人都在底下咬耳朵。 吴明珠二话不说就找领导递申请,领导端着搪瓷缸子直嘬牙花子:"你男人在北京当老师,爹妈都在四川老家,这事儿他们点头了?" 这姑娘眼都不眨说都商量好了,其实压根没敢跟家里透风。 老家那边听说闺女要往大西北跑,老吴家可翻了天。 老爹气得直拍八仙桌,把茶碗都震得跳起来。 老娘当场两眼一翻厥过去,在床上躺了三天三夜喝不下米汤。 街坊四邻都劝:"明珠啊,放着京城干部不当,跑去吃沙子图啥?" 只有她男人杨其祐抽着烟不说话,末了叹口气:"想去就去吧,记着按时吃饭。" 到了吐鲁番才知道啥叫火洲。 大中午把温度计往沙地上一戳,红线蹭蹭往上窜,鸡蛋磕石头上都能摊成饼。 吴明珠管这叫"天然实验室",成天戴着破草帽往瓜地里钻。 本地老乡没见过女技术员,瞅她白净净的脸蛋直摇头,都说这城里丫头熬不过半个月。 还真别说,这姑娘身上有股子倔劲儿。 吃不惯羊肉抓饭,就着咸菜啃干馕。 听不懂维吾尔语,逮着人就比划着学。 不会骑马追野狼,摔得浑身青紫照样练。 带着水葫芦和干粮袋,把三百多个生产队的瓜地趟了个遍,哪个村有好瓜种,她比本地人还门儿清。 五年后头回探亲,半夜三更摸到自家门口愣是没敢敲门。 天蒙蒙亮时老爹开门倒尿盆,瞅见个黑瘦女人杵在门口,还当是要饭的。 等看清是亲闺女,老头举着夜壶半天没说出话。 老娘煮了碗鸡蛋面,眼瞅着闺女连汤带碗扒拉得精光,眼泪吧嗒吧嗒往锅里掉:"死丫头犟得像头驴,看看都瘦成麻秆了!" 男人杨其祐倒是实在,见劝不动媳妇,转头把北京的工作辞了。 俩口子在鄯善县农技站安了家,成天泡在瓜棚里搞试验。 四十多度的闷棚里,吴明珠挺着大肚子做记录,汗珠子砸在本子上洇开墨花。 生老大时早产,孩子还没满月就送回武汉老家。 后来老二出生,两口子一咬牙又给送走了。 娃娃们管舅舅舅妈叫爹娘,说亲妈的孩子是地里的西瓜。 最难的坎儿在1985年。 杨其祐累垮了身子,才57岁就撒手走了。 吴明珠把丈夫葬在试验田边上,转头又扎进瓜地。 那些年她带着徒弟们,愣是把西瓜祖宗八代的脾气摸透了。 啥时候浇水、啥时候施肥、咋防虫害,整得比照顾孩子还精细。 就这么折腾了半个多世纪,硬是攒出28个叫得上号的瓜种。 现在市场上常见的麒麟瓜、红心脆,都是老太太带着团队捣鼓出来的。 前些年有数据说,全世界七成西瓜都是中国人种的,这里头有她的大功劳。 儿子杨夏长大后才明白,他妈不是不疼孩子。 有回去新疆看她,老太太蹲在地里跟瓜秧说话的样子,比抱着孙子还亲。 后来杨夏跟人说:"我妈心里装着全中国的西瓜,咱们现在能敞开肚皮吃瓜,得记着戈壁滩上晒脱皮的老太太。" 如今吐鲁番的瓜农提起吴明珠,都竖大拇指喊"瓜娘娘"。 八九十岁的人了,照样往地里跑。 有回去视察新品种,老太太腿脚不利索摔了一跤,爬起来先看怀里的瓜秧伤着没。 跟着的徒弟直后怕,她倒乐:"我这把老骨头哪有瓜苗金贵!" 从青春少妇到白发老人,吴明珠在戈壁滩上扎了六十多年。 当年的同事有的调回城里享清福,有的下海经商发了财,就她守着瓜地不肯挪窝。 国家要给颁奖,她说地里的西瓜就是最好的奖章。 现在吐鲁番的甜瓜卖遍全国,吃瓜的年轻人可能不知道,这口甜里头泡着多少人的青春和眼泪。 对此您怎么看呢? 主要信源:(中国妇女报——戈壁“明珠”终无悔 只为甘甜润民心)
1955年,武汉女大学生吴明珠,放弃了城里的工作,趁父母不注意,连夜逃往新疆。父
飒沓风华舞
2025-05-22 20:49:41
0
阅读:1603
用户10xxx65
致敬!
用户10xxx60
[赞]
飞戈铁马
致敬
用户10xxx40
致敬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