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将重构一切底层架构|黄仁勋ComputeX2025|英伟达30年发

春蕴评趣事 2025-05-22 22:25:09

AI将重构一切底层架构 | 黄仁勋ComputeX 2025 | 英伟达30年发展历程

1. **英伟达的三次战略转型**

* **初创阶段(1993年)**:英伟达成立时专注于图形芯片技术,目标是使计算机能够实时渲染3D图形。

* **2006年:CUDA的推出**:通过推出CUDA并行计算架构,英伟达首次展示了GPU的通用计算能力,开启了全新的计算时代。

* **2016年:深度学习与AI转型**:英伟达在AI兴起时,推动技术栈向AI优化转型,推出DGX-1系统,虽然最初遭遇冷遇,但为AI革命奠定了基础。

* **2025年:AI基础设施的构建者**:英伟达的使命转变为构建支撑全球智能经济的底层架构,类似电力革命中的GE与西门子。

2. **英伟达的核心技术**

* **CUDA与NVLink**:英伟达的核心竞争力源于其强大的CUDA软件生态和NVLink硬件互联技术。

* **CUDA-X库**:从1999年开始,英伟达建立了强大的CUDA-X库生态,涵盖图形、科学计算、生物医学等多个领域,推动了计算加速。

* **NVLink技术**:原本作为英伟达的独家高速互连技术,现在通过开放授权,吸引更多合作伙伴加入,形成半开放生态。

3. **AI发展的三个阶段**

* **感知AI(2010-2020年)**:图像识别、语音理解等技术的应用。

* **生成与推理AI(2020-2030年)**:AI具备了问题分解与模拟决策的能力。

* **物理AI(2030年后)**:AI需要理解现实世界的物理规律,应用于自动驾驶、工业机器人等领域。

4. **核心技术:Newton与Isaac Gr00t**

* **Newton物理引擎**:与DeepMind、迪士尼合作,支持刚体与软体的高保真模拟,将于7月开源。

* **Isaac Gr00t平台**:基于Jetson Thor芯片,集成机器人开发的全流程工具,N1.5版本已经开源并获得6000次下载。

5. **Grace Blackwell系统**

* **扩展能力:Scale Up与Scale Out**:Grace Blackwell系统支持更高的计算性能和更大的内存,提升了推理性能,并通过100%液冷设计解决了高性能计算的散热问题。

* **性能提升**:Grace Blackwell的推理性能比B200提升1.5倍,网络能力提升2倍,并具备更高的整体系统性能。

6. **AI算力民主化**

* **DGX系列**:推出更为紧凑的产品,如DGX Spark,目标是让中小企业与开发者能够运行十亿级参数的模型。

* **AI原生架构**:针对企业IT的转型需求,推出全新计算、存储、网络架构,提升AI计算性能。

7. **AI工厂与智能基础设施**

* **AI工厂**:将传统数据中心定义为“输入能源、输出高价值token的智能工厂”,英伟达的目标是成为这些工厂的“基建总承包商”。

* **AI原生架构的三层重构**:

* **计算层**:推出RTX Pro Enterprise服务器,提升AI性能。

* **存储层**:AI-Q智能查询系统,提升查询速度和相关性。

* **网络层**:通过NVLink spine构建“机架级主板”,提高数据传输速度。

8. **企业AI转型**

* **AI Agent的应用**:企业IT部门将成为“数字员工的人力资源部”,管理、评估AI Agent的工作流。

* **合作伙伴与解决方案**:与埃森哲、德勤等咨询公司合作,推出AI转型解决方案。

9. **工业应用与数字孪生**

* **台积电与鸿海的应用**:台积电通过Omniverse构建数字孪生,鸿海则通过Isaac Sim训练协作机器人,这些实践体现了英伟达“模拟优先”的技术策略。

10. **英伟达Constellation海外总部**

* **战略布局**:在台北北投士林科技园区设立海外总部,加强与台积电、联电等半导体企业的技术合作,同时辐射中国大陆、日本、韩国等关键市场。

11. **黄仁勋的核心观点**

* **AI是重构一切的底层架构**:AI将改变电力、互联网等基础设施的作用,英伟达正在通过“开放生态+垂直整合”策略构建AI基础设施帝国。

黄仁勋的演讲强调了英伟达在AI领域的核心地位,展示了未来AI将如何作为基础设施推动全球经济的变革。

0 阅读:0
春蕴评趣事

春蕴评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