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张敬尧任湖南督军时,听说曾国藩的曾孙女曾宝荪美貌又聪明,便想凭权势娶

看历史浮沉吖 2025-05-23 09:45:32

1918年,张敬尧任湖南督军时,听说曾国藩的曾孙女曾宝荪美貌又聪明,便想凭权势娶她过门。刚踏进曾家大门,只见曾宝荪之父曾广钧迎过来,大声说了四个字,张敬尧顿时愣在了那里   1918年,张敬尧带着一队卫兵踏进长沙曾氏老宅,想仗着湖南督军的身份强娶曾宝荪,却被曾广钧一句“世伯来了”喊得愣在原地。   清末民初,女子读书是件稀罕事,大多数人一生被困在家庭里,婚姻是唯一的出路,曾宝荪却走了一条不一样的路,她出生在曾国藩家族,父亲曾广钧是翰林出身,从小教她读书识字。   她十九岁时,独自远赴英国,进入伦敦大学钻研科学,还在牛津和剑桥的学术圈子里学习,二十四岁回国后,她在长沙创办了艺芳女校,把西方教育理念带到湖南。   她让女学生们学科学、做实验,鼓励她们追求独立,培养能为社会出力的人才,那时候,女子能识字就算了不起,她却要让女性撑起半边天。   她的底气,来自家族的传承,也来自她一步步闯出来的本事,与此同时,湖南却被一个名叫张敬尧的军阀搅得天翻地覆。   张敬尧早年是个不学无术的混混,靠着北洋军一步步爬到上将的位置,1918年,他当上湖南督军,手握大权,却把湖南治理得民不聊生。   他加重税收,卖掉公产,还开银行滥发纸币,弄得经济一团糟,学校也没能幸免,长沙第一师范被他占去当兵营,学生只能挤在几间教室里上课,更离谱的是,他把工业学校的实习工厂改成了鸦片加工厂。   1919年,长沙上万学生走上街头,喊着“张敬尧不走,学生不复学”,发动了驱张运动,张敬尧的名声在湖南坏到了极点,可他依然觉得自己手握权势,无人敢惹。   他看上了曾宝荪的美貌和才华,觉得自己一个督军想要谁还不简单,他带着卫队,信心满满地走进曾家老宅,准备提亲。   曾广钧却早有准备,他迎上前,远远就喊了一声“世伯来了”,张敬尧当场愣住,这四个字让他摸不着头脑。   曾广钧接着说,曾国藩当年曾保举过张敬尧的父亲张宗禹,论辈分,张敬尧得算曾家的长辈,这话半真半假,曾国藩和张宗禹其实是对头,但张敬尧哪有心思去查这些陈年旧账。   他被这一句喊得晕头转向,完全没了提亲的底气,更妙的是,曾广钧还把这“世伯”关系传了出去,逢人就说张敬尧是自家长辈。   消息传遍长沙,张敬尧再厚脸皮,也不好意思对“孙女辈”的曾宝荪下手,曾广钧用这一招,既保住了女儿,也让张敬尧无地自容。   曾宝荪对这件事从头到尾没说一句话,她的心思根本不在婚姻上,她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艺芳女校,教学生们读书、做实验、开眼界。   面对无数上门提亲的人,她一概拒绝,选择了一条更难的路,她后来说,女性的价值不该只在婚姻里,她要用教育改变更多人的命运,她不仅在湖南办学,还走上国际舞台,用流利的英语讲述中国的故事。   晚年,她在台湾写下回忆录,记录了自己对教育的坚持,她的选择,在那个时代显得格格不入,却也让人看到另一种可能。   张敬尧的下场却没人同情,他后来投靠了日本人,想在北平搞暴动,1933年,他在天津被一颗子弹结束了生命,留下的只有“反动军阀”的骂名。   他的恶行和结局,与曾家的智慧和坚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0 阅读:49

猜你喜欢

看历史浮沉吖

看历史浮沉吖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