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刚对一德企稀土开绿灯,仅就职10天的德国新总理,就向中国发起了三次挑战,这是拿到稀土就翻脸? 2025年5月13日,中国商务部前脚通过包头天和磁材对德国大众的供货许可,德国新任总理默茨后脚便在联邦议院发表首次政策演讲,称要“推动对华去风险化,减少单方面依赖”。 众所周知,因为中美贸易战的影响,最近这一段时间,中国接连收缩稀土出口政策,而中国商务部这次给德国大众的订单放行,让不少人都觉得这是中德合作的一大胜利。 要知道,一辆高端电动车得用 2 公斤稀土磁体,而德国车企 80% 的稀土都得从中国进口,这不妥妥的中德合作双赢局面? 可谁也没想到,中国这边前脚释放善意,德国新总理默茨第二天就在联邦议院来了个 “政策急转弯”,一边说中国是 “重要合作伙伴”,一边又要推动 “对华去风险化”,宣称要减少单方面依赖。这吃相,活脱脱地“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 更让人跌破眼镜的是,默茨这三连击招招都踩在中国的敏感点上。 第一击是经济上的 “卸磨杀驴”。德国联邦安全政策学院的数据早就打脸:德国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度高达 93.5%,比当年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还狠。 2024 年德国进口的稀土虽然减少了 13%,但 65.5% 还是来自中国。默茨喊着 “去风险”,可德国化工巨头汉高因为中国稀土管制差点赔掉 720 亿欧元的新闻还热乎着呢。这时候跳出来搞 “供应链分散化”,无异于在自家汽车工业的油箱里扔火柴。 第二击是安全上的 “指手画脚”。默茨在演讲里对中俄合作 “深表担忧”,还要求中国为结束俄乌冲突 “出力”。 这就有点搞笑了,中国一直在劝和促谈,反倒是德国自己偷偷通过印度转口俄液化天然气,进口量暴增 300% 被抓了现行。现在反过来对中俄正常合作说三道四,这双标玩得比世界杯裁判的黄牌还溜。 第三击是地缘上的 “玩火自焚”。5 月 15 日,德国防长突然和菲律宾签署防务协议,明目张胆在南海问题上刷存在感。 要知道,菲律宾最近在南海小动作不断,德国这时候凑上去,明摆着是想在中美博弈里掺一脚。可德国军舰开过来得绕半个地球,真要在南海搞事,先得问问中国海警的水炮答不答应。 默茨这三板斧看似来势汹汹,实则透着心虚。他刚上台就急着对华强硬,无非是想摆脱前任 “对华太软” 的标签,同时迎合国内保守派的选票需求。 但他忘了,德国经济研究所的数据摆在那儿:2023 年德企对华直接投资增长 18%,巴斯夫在湛江砸 100 亿欧元建厂的消息还在热搜上挂着呢。 这种 “政治正确” 和经济现实的撕裂,就像一个人左手举着 “去风险” 的牌子,右手却在偷偷数着中国市场赚来的欧元。 更讽刺的是,中国在稀土问题上早就留了后手。2025 年 4 月实施的中重稀土出口管制,专门卡住了军工和高端制造的 “命门”。 而这次给德国放行,本质上是 “精准打击”。既展示合作诚意,又捏住了对方的七寸。毕竟,镝和铽这两种稀土元素,连美国 F-35 战斗机的发动机都离不开。默茨要是真把中国惹急了,咱们就分分钟让德国汽车工业变成 “无磁之躯”。 这场博弈的结局其实早就写好了。德国车企离不开中国稀土,中国市场也需要德国技术,但政治操弄终究抵不过经济规律。 默茨的 “去风险” 口号喊得再响,也挡不住巴斯夫在湛江的化工厂冒白烟,拦不住大众继续向中国采购磁体。毕竟,在全球化的今天,谁要是把产业链当橡皮泥捏,最后往往会把自己的脚给砸了。
德国被美俄坑惨,血亏!德国这次是真惨!万万没想到,炸掉“
【1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