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9年,董卓进京后,一起遭殃的,就是后宫嫔妃。夜晚,他大摇大摆地,爬上公主的床,后者嘤嘤哭泣,却不敢不从。曹操知道后,大怒:“定把此贼的头,悬在城门上,以谢天下!” 董卓这人,出生在凉州陇西一个豪族家庭,打小就不是省油的灯。身强体壮,骑马射箭样样在行,年轻时就在边疆混得风生水起,跟羌族、匈奴的头头们称兄道弟。他早年在羽林军当过卫兵,后来跟名将张奂平定羌族叛乱,立了不少功。一步步爬上来,当过县令、都尉,还管过西域和并州,履历挺硬核。他手下兵多将广,打仗时敢冲在前,赏赐也大方,分给部下毫不吝啬,愣是攒出一帮忠心耿耿的追随者。到黄巾起义那会儿,他已经是中郎将,虽然开头打得不太顺,后来跟皇甫嵩联手,总算扳回一局,捞了个“破虏将军”的名号。 可这家伙野心不小。到了公元188年,他当上“前锋将军”,手握重兵,却不肯去并州当牧守,宁愿窝在凉州扩充势力。他的部队纪律严得很,装备精良,气势压人,谁看了都得掂量几分。 公元189年,东汉灵帝死了,朝廷乱成一锅粥。大将军何进想收拾宦官,喊董卓带兵进京帮忙。可还没等他到,何进就被宦官干掉了,京城彻底失控。宦官挟持少帝刘辩和陈留王刘协跑路,董卓带兵追上,把这俩皇室成员弄回宫里。他一看少帝吓得哆哆嗦嗦,刘协倒还镇定,就动了废帝的心思。没多久,他废了少帝,立刘协当献帝,自己当上相国,把朝政攥在手里。为了稳住地位,他还指使吕布杀了禁军头子丁原,算是彻底扫清障碍。 进京后,董卓完全放飞自我。他不仅霸占皇宫,还纵容手下在洛阳四处搞乱,抢掠财物,弄得民不聊生。更过分的是,他对后宫下手,把嫔妃当成自己的玩物,连公主都没放过。这种事在当时传得沸沸扬扬,谁听了不觉得恶心又害怕? 董卓进京后,后宫的日子简直没法过。那些嫔妃,本来是皇上的女人,地位再低也好歹有点尊严,可董卓一来,全完了。他仗着兵权,把皇宫当自己家,想干啥干啥。尤其是公主,作为皇室血脉,身份多高贵,可在董卓眼里也就是个摆设。她们没法反抗,只能忍气吞声,活得像砧板上的鱼肉。史书里没细写这些事,但这种乱世里,权势大过天,谁敢说个不字?董卓的所作所为,直接把皇室的尊严踩在脚底下,成了天下人唾弃的对象。 这事儿传到曹操耳朵里,他气得不得了。曹操那时候虽然还没成气候,但已经是个有抱负的人。他在陈留一带混得不错,手下也有点人马,听到董卓这么糟蹋皇室,立马就炸了。他当着幕僚的面发狠,说要把董卓的头挂在城门上,给天下人一个交代。这话听着挺硬气,也确实点燃了不少人的斗志。曹操不是光说不练,他马上开始拉人、筹钱,准备跟董卓干到底。这股怒火,后来成了讨董联军的一个导火索。 董卓的好日子没持续多久。公元190年,袁绍牵头,十八路诸侯凑一块儿讨伐他。这仗打得挺惨,董卓派兵硬扛,但也挡不住天下人的怒火。他一看洛阳守不住,干脆一把火烧了城,带着献帝跑长安去了。路上还逼着上百万老百姓跟着走,饿死的、病死的到处都是,简直人间地狱。他在长安也没消停,建了个郿坞,囤粮囤女人,日子过得跟土皇帝似的。还到处抢钱抢宝,手段一个比一个下作。 可他这么嚣张,底下人早就不满了。吕布是他手下的猛将,本来挺能打,可董卓脾气太臭,动不动就拿戟扔他,俩人关系越来越僵。司徒王允瞅准机会,暗中拉拢吕布,许了不少好处。公元192年,计划成了。董卓去宫门那天,吕布带人动手,李肃一戟没捅死,吕布补上一击,直接结果了他。董卓死了,尸体扔在大街上,百姓拍手叫好,有人还拿灯芯点着他肚子里的油,烧了好几天。 董卓这人,从边疆豪杰混到权倾朝野,最后却落了个身败名裂的下场,说白了就是野心太大,手段太狠。他进京本来是来平乱的,结果自己成了最大的乱源。后宫嫔妃的遭遇,不过是他暴政的一个缩影。那时候的弱者,根本没活路,只能任人宰割。曹操的誓言听着解气,可他后来也没能一帆风顺,天下还是乱了好多年。 董卓倒了,三国乱局却开了头。他的死,是个教训:权力要是没底线,早晚把自己玩死。可惜,历史老是重演,这种教训好像从来没真被记住。
蜀汉政权的失败是必然的,因为刘备集团太缺人才了。这话乍一听有点道理,可要是掰开了
【1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