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6年,胡宗宪为徐渭做媒,娶了年轻貌美的张氏。一天,徐渭外出回家却听见房内传

亲姐姐的安安 2025-05-24 22:31:59

1566年,胡宗宪为徐渭做媒,娶了年轻貌美的张氏。一天,徐渭外出回家却听见房内传出娇笑声。他凑近窗户,看到张氏与一个年轻和尚抱在一起,气得他直接冲进室内,谁知和尚却消失不见了…… 徐渭与解缙、杨慎并称为“明朝三大才子”,这三个人命运多舛,都未能善终。 徐渭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大家族,父亲的原配生了两个儿子,原配去世后,徐父又娶了苗氏,但因为苗氏无所出,徐父晚年才纳了妾。这个妾生了一个儿子,也就是徐渭。 庶出也就罢了,偏偏徐父是老来得子,自然无法陪伴徐渭到成年。徐渭被放到嫡母苗氏屋里抚养,百天后,徐父去世,徐母失去了庇佑,日子越发难过。 徐家上下都在苗氏手里掌管,等到徐渭十岁的时候,苗氏就找了个由头将徐母赶出府,四年后,苗氏也去世,徐渭只好被接到兄长家里生活。 徐渭跟苗氏尚且还有些养育之恩,跟着两个哥哥除了是同一个父亲之外,关系并不深厚,并且年龄差距足有30岁,这种寄人篱下的生活让徐渭的童年增添了几分凄苦。 徐渭好学,六岁读书,九岁便能写出佳作,从小就被冠以神童之名,长大后自然要以考取功名为目标。可惜这条路,徐渭走的太曲折,从意气风发的少年,一直考到了中年。 如果按照古人的平均年龄,也可以说是徐渭的晚年了。 20岁徐渭考中秀才之后入赘到富商潘家做赘婿,他和潘氏的夫妻关系还算融洽,这桩婚姻对他的裨益颇多。 富庶的经济条件让他考学可以无后顾之忧,作为典史的岳父带着他去广东,允他协助自己处理公文,又让他对官场有所了解。 你以为他的日子要好起来了? 并没有。 潘家的家业被豪绅惦记上,徐渭二十五岁的时候,潘家从上到下,里里外外的财产都被无赖抢走,分毫不剩。他只能领着妻子潘氏另寻生路,次年妻子潘氏也撒手人寰。 大好的年纪骤然家破人亡,只好背井离乡到别处谋生,开了一间学堂靠教书为生。 从嘉靖十九年(1540年)中秀才后,他参加了八次乡试,却始终没有考中。 徐渭的才华是多方面的。他的《四声猿》开创了明代杂剧的新风格;他的画作《墨葡萄图》以泼墨写意的手法独步画坛;他的书法以狂草见长,《明史》称赞他“诗文书画,无所不能”。 更令人惊叹的是,他还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 1554年,倭寇侵犯浙江,徐渭以平民的身份献上了《御倭策》,得到了胡宗宪的赏识,从而进入幕府参与军事谋划。他在《拟上督府书》中对倭寇的战术分析得入木三分,提出了“以奇制胜”的策略,为胡宗宪平定倭寇立下了汗马功劳。 胡宗宪对徐渭有知遇之恩。 徐渭为胡宗宪撰写了《进白鹿表》,以“仙禽呈瑞,圣德通神”的辞藻让嘉靖帝龙颜大悦,但他的仕途却并未因此而一帆风顺。 1562年,严嵩倒台,胡宗宪因与严嵩有牵连被弹劾下狱,最终死在狱中。徐渭深受此事牵连,精神几近崩溃。 从此以后,徐渭“狂易发作”,多次自残。 1565年,他竟然用铁钉贯耳,血流如注,几个月后才痊愈;第二年,他又用锥子刺肾,差点丧命。 张氏是徐渭后来娶的妻子。 1566年某天,徐渭回家,撞见张氏与僧人私通。但当他破门而入时,僧人却凭空消失。几天后,徐渭再次遇到这个僧人,愤怒之下用灯檠将张氏打死。 诡异的是,在狱中审讯时,徐渭所说的那个僧人始终没有现身。 徐渭本该一命偿一命,被判死刑的,但因为友人不懈的运作加上皇帝大赦,徐渭53岁出狱,重新生活。 因为不擅长理财,字画虽之前,可由于他孤芳自赏,性格又有些古怪,早年的经历又使得他行为癫狂,导致晚年生活贫病交加,困顿不已,73岁死在家中,身边唯有一条狗相伴。 对于张氏的死,徐渭晚年清醒的时候意识到这可能是报应。 徐渭早年曾游历杭州某寺,因僧人对他不敬而怀恨在心。后来他住在歌伎家时,偷了一双绣鞋,骗胡宗宪说这鞋是从僧房里得来的。胡宗宪大怒,斩杀了寺中的两个僧人。 徐渭写下了《亡妻张氏墓志铭》,自责“病狂丧心,贻祸于无辜”,但已经太迟了。

0 阅读:30

评论列表

韭菜炒大葱

韭菜炒大葱

2
2025-05-25 00:09

没想到徐文长是个精神病

亲姐姐的安安

亲姐姐的安安

亲姐姐的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