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项英手底下的副官,在皖南事变后,趁项英不备将其杀害,并抢走三根金条。解放后

紫叶李呀 2025-05-25 22:43:59

他曾是项英手底下的副官,在皖南事变后,趁项英不备将其杀害,并抢走三根金条。解放后,他伪装成账房先生,最终结局如何? 1952年,当黄宜藩走进县城一家不起眼的盐铺时,店内的景象很是普通:几口大缸装着雪白的食盐,柜台上摆着算盘和账本,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正埋头整理账目。 "老师傅,麻烦配合一下户口登记。"黄宜藩例行公事地说道。 老人抬起头来,黄宜藩顿时觉得这张脸有些眼熟。虽然岁月在这张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头发也已经花白,但那双眼睛、那个鼻梁、还有那种特殊的神态,都让黄宜藩心中一动。 "您贵姓?从哪里来的?"黄宜藩仔细打量着眼前的老人。 "我姓王,王德贵,是本地人。"老人回答得有些结巴,眼神闪烁不定,明显有些紧张。 黄宜藩继续询问:"在这个盐铺干了多久了?之前在哪里工作?" 老人的回答前后矛盾,一会儿说自己一直在新余,一会儿又说是从外地来的。黄宜藩越听越觉得不对劲,那种职业敏感让他不由得多问了几句。 就在这时,黄宜藩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画面:那是1941年的春天,他还是新四军副参谋长周子昆的警卫员。在军部,有一个身材高大的副官经常出现在领导身边,这个人皮肤黝黑,身高接近一米八五,像铁塔一样。当时大家都叫他刘副官,全名叫刘厚总。 眼前这个老人虽然年纪大了,但那种体型特征、那种神态,还有说话时的口音,都和记忆中的刘厚总对上了号。黄宜藩心中一震,十一年了,这个害死项英政委和周子昆参谋长的叛徒,竟然就在自己眼前! "你是刘厚总!"黄宜藩突然厉声说道。 老人如遭雷击,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双腿都有些发抖。他想要辩解,但在黄宜藩锐利的目光下,所有的伪装都变得苍白无力。 黄宜藩快步上前,一把抓住老人的胳膊:"刘副官,你以为改了名字、当了账房就能逃过去?我是黄宜藩,周参谋长的警卫员!十一年前你在蜜蜂洞里做的那些事,我们都知道!" 听到"蜜蜂洞"三个字,刘厚总彻底瘫软了。他知道自己的身份彻底暴露了,再也无法隐瞒。 被押回县公安局的刘厚总面对审讯,终于招供了那个埋藏了十一年的血腥真相。时间要回到1941年3月那个阴雨绵绵的夜晚,地点就在泾县赤坑山上一个叫做蜜蜂洞的山洞里。 那时候,皖南事变刚刚过去两个多月。原本9000多人的新四军队伍,经过血战之后只剩下2000余人突围成功。项英带着这些残兵败将在深山里东躲西藏,每天都要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 3月12日这一天,队伍来到了赤坑山。大家走了一整天,都累得够呛。警卫员黄诚发现前面有个山洞,就对项英说:"首长,前面有个山洞,您到里面休息一下吧。"另一个警卫员李德和进去看了看,回来说:"山洞是不错,但是地方太小了,只能容纳三四个人。" 于是,项英和副参谋长周子昆,还有刘厚总和警卫员黄诚四个人进了洞,其他警卫员在外面警戒。山洞里潮气很重,加上大家都走得汗流浃背,衣服全都湿透了。项英年纪大了,体质比不上年轻时候,衣服贴在身上特别难受,就脱下来放到洞口晾晒。 就在项英脱衣服的那一刻,他腰间的几根金条露了出来,在微弱的光线下闪着刺眼的光芒。这些金条是新四军仅剩的活动经费,项英一直贴身携带着。 刘厚总看到这些金条,眼睛当时就直了。黄灿灿的金条在他眼前晃动,那种贪婪的欲望瞬间占据了他的内心。他心里开始盘算:现在新四军被打散了,国民党军队还在到处抓人,大家能不能活着出去都不好说。与其等着被抓住砍脑袋,不如先下手为强,把这些金条弄到手。况且,山下到处贴着悬赏捉拿项英的告示,自己要是杀了项英,还能去领赏金。 那天夜里下着小雨,洞里更加潮湿阴冷。项英和周子昆睡不着,就让警卫员黄诚点起蜡烛,在洞门口摆开象棋对弈。两个人下得很专心,黄诚在一旁看着,时间不早了就催促说:"首长,时间不早了,您们早点休息吧。" 项英摆摆手说:"你们先睡吧,我和参谋长还没有分出胜负呢。" 黄诚只好把子弹上膛,手枪压在枕头底下,躺在洞里最里面的位置。作为警卫员,他保持着职业习惯,总是半睡半醒地警戒着。 过了一会儿,项英和周子昆结束了对弈,也准备休息了。这时候刘厚总主动说:"首长,你们睡在里面,我在外面挡风。" 就在凌晨时分,洞里突然响起一声清脆的枪声。黄诚瞬间惊醒,本能地去抓枕头下的手枪。就在这时,一道强烈的手电光射过来,刺得他睁不开眼。紧接着,又是两声枪响,黄诚的肩膀和脖子几乎同时中弹,鲜血直流,他当场就失去了知觉。

0 阅读:147

猜你喜欢

紫叶李呀

紫叶李呀

天凉饮酒,风清读书。闲时种花,忙时听音。山野寻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