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前脚和美国达成购买24架F16战斗机的协议,后脚就派出大量军官赴第17届兰卡威海空航天展览会,挤进中国展台参观歼-10C和歼-35。 越南目前所处的地缘环境比较微妙,不管是南海局势还是和周边国家的军事互动,都有不少变数,此时完成与美国的F-16合同,固然是越南推进空军现代化的一个大步。 F-16作为全球著名的第四代战机,有很强的多用途能力,还能和西方国家搞军技合作,可就在协议尘埃落地后,越南没有就此按下暂停键,反倒带着高度警觉和关注,到兰卡威海空航天展览会详细考察中国的两款热门机型。 其实这种做法很符合“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的老道理,毕竟没有哪个国家会把军购当成单选题,尤其是在大国环伺、军力竞赛日益激烈的亚洲。 这些年来,歼-10C越来越有“亚洲空优标杆”的意味,它用上了有源相控阵雷达和新型航电,能携带射程很远的PL-15空空导弹,飞控和机动性能也在不断迭代升级。 歼-35,这款双发动机、第五代隐身战机定位明确,就是冲着高端舰载机和隐身多用途战斗机市场去的,近年来,巴基斯坦等国家引进了歼-10C,还有消息说埃及、苏丹也可能成为中国产机的新用户。 至于歼-35,外界普遍预测它也很快会像歼-10系列一样走向出口,换句话说,“歼家军”朋友圈规模正逐步扩大,这些新加入的力量和周边空军的实力此消彼长,必然影响越南自己的空中防御策略。 越南军方不止是看戏,深入了解歼-10C和歼-35更多是出于技术和战术的双重考量,比如歼-10C的综合作战能力和高生存性,歼-35的隐身和航电性能,甚至两款战机的基于体系作战的新思路,都会为越南后续自身空军的发展、F-16的补强提供实用参考。 如果未来周边国家大批量引进这些装备,越南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应对策略,这种调研其实就是抢占信息优势,也提前做好下一步谋划。 事实上,武器的纸面性能是一回事,实战结果又是一回事,比如前段时间,印度空军声称击落了巴基斯坦多架F-16,但事件后各方调查始终找不到有力证据,美国也公开表示未发现巴方F-16机队存在损失。 这背后不仅仅是宣传和反宣传的较量,实际上提示了第三方国家在采购时需要保持冷静头脑,不能单靠国际话语或现场展示就下定决心。 航空武器的性能和最终效果与装备维护、飞行员素养、作战准备整体体系强弱密切相关,并非谁买了最新型飞机,就在战场上必胜无疑。 越南空军现在面临的是如何在大国武器竞赛、区域局势不稳定的双重压力下,找到适合自己的现代化升级路径,他们一方面引进以F-16为代表的美式战机,另一方面密切关注中国装备的最新动态,不断查漏补缺。 这说明,他们对未来空中力量如何组建、如何打赢区域战争有着独立而审慎的判断,只看纸面参数肯定不够,越南更多在思考未来该如何做到多元化,既要维持稳定的对美合作,也不能忽视周边新装备对自身安全可能形成的威胁。 未来几年,歼-10C、歼-35这样的新装备进一步覆盖周边,亚洲国家“比装备、比体系、比维护保障”的大棋局还会持续。 对于越南来说,只有把知己知彼变成常态化、体系化的战略行动,才能在区域变局中牢牢把握主动权,装备不是全部,战略主动和创新才是在关键时刻的胜负手。
越南前脚和美国达成购买24架F16战斗机的协议,后脚就派出大量军官赴第17届兰卡
治愈系萌主
2025-05-26 12:28:0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