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8年,生性骄横的惇妃看着镜中的发髻,突然生气地拔下发簪,直接插到了梳头宫女

裂谷长河娱乐 2025-05-26 13:16:39

1778年,生性骄横的惇妃看着镜中的发髻,突然生气地拔下发簪,直接插到了梳头宫女的脑袋上,宫女顿时鲜血直流,瘫倒在地上没了呼吸。乾隆听闻惇妃杖毙宫女,气得要将她关进冷宫,这时,一个女孩救了她。 1778年,紫禁城里出了件骇人听闻的事。惇妃盯着镜子里的发髻,越看越不顺眼,一怒之下拔下金簪,直接刺进梳头宫女的脑袋,宫女当场血流满地,没了气息。这事儿传到乾隆耳中,他气得要将惇妃扔进冷宫。可就在这时,一个小女孩站了出来,竟救下她。 惇妃,姓汪氏,1746年出生在内务府正白旗一个不小的官宦人家,父亲四格当过都统,家里在朝中有点分量。1763年,17岁的她通过内务府选秀进了宫,被封为永常在。那会儿乾隆已经53岁,后宫妃嫔一大堆,汪氏刚进宫时没啥存在感。不过,她挺会来事儿,对皇太后孝顺得很,慢慢得了太后赏识。靠着这层关系,乾隆也开始多看她几眼。 1768年,她升为永贵人,1771年又成了惇嫔,地位一点点往上爬。1774年,她跟着乾隆去热河避暑时怀了孕,提前回京待产,同年被封为惇妃,算是正式挤进高位妃嫔的圈子。1775年,她生下皇十女固伦和孝公主。乾隆65岁得女,高兴得不行,公主长得又像他,聪明伶俐,还爱骑马射箭,深得老爹欢心。借着公主的光,惇妃也跟着风光,赏赐没少拿,日子过得挺滋润。 可惇妃这人脾气不好,封号里有个“惇”字,却一点不敦厚。仗着自己有靠山,她对宫里的人越来越横,动不动就发火,小错也能让她大动干戈。宫女太监们怕她怕得要死,又不敢太靠近。这骄纵的性子,最终在1778年给她惹了大麻烦。 1778年十一月初七,惇妃在翊坤宫里照例让人给她梳头。那天她心情本来就不好,看见发髻有点不齐,火气一下子上来了。她觉得宫女是故意敷衍她,一气之下拔下头上的金簪,直接刺向宫女的脑袋。宫女当场倒下,血流了一地,没多久就断了气。这事儿在宫里炸开了锅,很快就有人跑去御书房报信。 乾隆正在批奏折,听说这事气得拍桌子。堂堂妃子,竟然为了个发髻杀了人,他觉得这简直是无法无天。当即下令要把惇妃贬到冷宫,还罚了她宫里的太监。可旨意还没发出去,3岁的固伦和孝公主跑了进来。她哭着求乾隆别罚她娘。乾隆看着这个小女儿,心里一软,想着孩子还小,离不开娘,最终改了主意,没动惇妃的位子,还让人把公主送回她身边。这事儿虽然没让惇妃掉位子,但乾隆对她的看法彻底变了。以前还念着她生了个好女儿,现在只觉得她性子太野,连带着对她的宠爱也淡了。 惇妃自己也知道闯了祸,之后收敛了不少,没那么张扬了。不过,她运气不算太差,之前还干过假孕骗人的事儿,宫里忙活了一通也没罚她,这次杀了人还能保住命,算得上命大。 1780年,乾隆正式恢复她的妃位,让她继续养公主。固伦和孝公主长大后越发出色,骑射功夫了得,常跟着乾隆出去打猎,皇帝疼她疼得不得了。惇妃靠着女儿,也没彻底失势,1785年和1795年,她40岁和50岁生日时,还各得了300两银子的赏赐,日子过得还行。 1796年,乾隆退位当了太上皇,嘉庆接手大位,惇妃作为老一辈妃子留在后宫,生活平静下来。1806年正月十七,她在宫里病逝,活了60岁。按妃嫔的规矩,她被葬在清东陵裕陵妃园寝,墓地没什么排场,跟她晚年的低调挺搭。 至于固伦和孝公主,14岁时嫁给了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婚礼办得风光,封号规格很高。后来和珅倒了台,她家也受了牵连,但她凭着自己的聪明和韧性撑了下来,活出了皇女的气度。惇妃这一生,从小门小户爬到妃位,中间差点栽了大跟头,全靠女儿拉了一把,才算平稳落地。

0 阅读:731

评论列表

职业法师刘海柱

职业法师刘海柱

2
2025-05-27 05:23

极端仇满宇化贤即将到达战场。

猜你喜欢

裂谷长河娱乐

裂谷长河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