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里的治愈时刻
以前住处离公司车程1小时,上下班的这两个小时间段,在车上唱歌,发疯,或沉浸思考,或听一听电台,晚上偶尔加班到半夜,电台里就会放点情感歌曲,情到浓处眼泪都能挤出来。
那会在车里确实挺治愈,密闭的空间里装着一个宇宙。
我还喜欢在下雨天开车出去,雨水打在玻璃上的声音,以及被雨水隔绝掉车和车之间的距离,世界就更安静了。
现在的车正越来越丰富的为大家提供沉浸感,比如深蓝S09的大床模式就是一个例子,把第二排放倒,和后备箱行成贯通,放上床垫,就变成了大床房。或者前排座椅放倒,借助第二排靠背就能形成沙滩椅模式。
以前在车上睡觉过夜,无论是坐在主副驾还是缩在后排,腿是伸不开的,现在已然可以变成卧室,想躺就躺,想翻身就翻身。
这也是进入到新能源时代最大的便利,车身布置的改变,让内部空间得到了更宽敞的优化,如果在油车时代,基本要靠额外的行车帐来解决,但新能源时代,外放电,零重力座椅,大床模式等等,全都融合一身了,从根本上来讲,这是平台布置带来的便利。
虽然我对于大床模式的需求不多,也相信多数人对此需求甚微,但这玩意没多少成本,一个充气床垫也不占额外的位置,如果露营了真的要休息也可以提供一个场所,更关键是对车企来说,不需要花费相当的成本来为大床模式开模,应该说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所以这样的“有”,何乐而不为?
以前大家对车里治愈时刻的理解或感受是有限的,男人在回家前的地库抽一支烟就幸福到不行,越往后场景就会越多,多种多样的模式也创造着“治愈”的可能。
我一直相信,车无论变成什么样的形态,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和车发生过什么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