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这回算是花了血本过了瘾,在很短的时间内一次性放出46架无人机,对普京乘坐的

果果在这里 2025-05-26 18:14:18

乌克兰这回算是花了血本过了瘾,在很短的时间内一次性放出46架无人机,对普京乘坐的直升机进行大规模攻击。还好,俄罗斯防空对无人机进行了“饱和式拦截”,全部在接近直升机好几千米远的地方就被全部击落。(透过俄乌冲突,比对一战和二战,透视未来战争5点区别,写在后面,值得一看) 今天乌克兰放出这波无人机虽然没有公布型号,但有国外军迷分析,大概型号应该是乌克兰国产的Magura V7无人机。因为这款无人机的攻击能力比较强,长达8米,进行了增强信号的设计,配备了高效通信天线和导航传感器。可以在比较恶劣的地方飞行和执行任务。 Magura V7无人机不便宜,平均每架的售价大约175万RMB,一次“过瘾”的猛烈攻击(46架),短短几分钟内,8000多万RMB就没啦。看来打仗的实质就是“钱+科技”的PK。 俄乌冲突以来,乌方公布的部分数据显示,几年来大约发射了近2500架大中型无人机。 俄方公布的部分数据显示,几年来大约发射了1000余架次大中型无人机。 按照每架大中型无人机平均成本50万美金计算,双方仅无人机这一项开支累计就消耗了20多亿美金。 当然,有时候改变战场局势的,也并非都是大中型的无人机,有时候小飞机成群结队的饱和供给,能给地面的重型装甲部队带来巨大威胁。比如下面几款无人机: (1)闪电2,低成本穿越机。每架只需300多美金。 (2)大疆Mavic系列改装无人机,每架只需600多美金,经过改装用于军事任务,可以提供精确打击。 (3)惩罚者无人机 :用3D打印机批量生产,每架成本800多美金。 想想一战和二战,当时最霸道,最无敌的部队除了空军,就是装甲部队了。没想到在短短80年后,现代战场上就有了无人机、机器狗、电子战、网络战等一大批新型的装备。而且决定战场局面和趋势的,往往也是这些先进的装备带来的。 (1)一战二战中最好的狙击手,在今天的战场上可能活不过两集,因为有电子追踪锁定,最后远程无人机遥控精准投弹,无论你在哪个崇山峻岭和城市犄角旮旯躲着,也很难活到第三集。 (2)一战二战中最好的坦克手,在今天的战场上,也是被无人机首先攻击的目标。因为坦克目标很大,行动缓慢,机动能力很差。一旦被信息网络捕捉,直接释放几百家便宜无人机投弹进行饱和供给,管你是啥金刚不坏的铁疙瘩也给你打成千疮百孔。 (3)一战二战中最厉害的空中战士,在今天的战场上,会成为被相控雷达精准锁定的第一目标,可能在空中一次翻滚和俯冲的机会都没有,就被雷达追踪消灭了。 (4)一战二战中组织能力最强的军需官,也无法在一天之内组织造出几十架飞机。今天只需要下达一条指令,3D打印就会按照模型和参数自动24小时工作,只要打印机足够,一天给你造几千架也是可能的。 (5)一战二战中把空战提升到新高度的航母,在现代战争中,很可能变成“花架子”。因为一艘航母需要一个战斗群去护卫,耗费巨大而且操作笨重,反应迟缓。现代的超高音速甚至亚音速远程导弹,可以从亚洲打到美洲,从欧洲打到非洲。如果一架航母在海上被导弹阵列锁定,估计在十几分钟内,就被几十上百颗从不同方向从天而降的各型导弹打成筛子! 就算远程导弹群被全部拦截,那如果附在导弹群中隐藏这成百上千架自爆式无人机,你还能拦住吗?这个场景就让我想起以往看武侠小说时,绝顶的暗器高手,往往在一件名暗器的里面还隐藏着能开花的其他暗器。致命的并非你能挡住的暗器,而是藏在暗器中的其他暗器。 如果把导弹和无人机合并使用,对方就像面对一个不知道又多少层的俄罗斯套娃,直接懵逼,不被蹂躏才怪。 聚焦打赢,打胜。最根本的还是要科技强大。科技可以四两拨千斤的把所谓的庞然大物直接干趴。这个原理,有点像蚊子咬大象。只要能用最少的劲把大象搞下课,完全可以尝试释放一千只蚊子去咬他。 俄乌的战局,算是给世界开了天眼! 关注星月社长:价值资讯,深度思考,广博见闻,进阶认知。

0 阅读:142

猜你喜欢

果果在这里

果果在这里

果果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