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23岁女孩从浙大保送清华读研,在回青岛火车上,她爱上一个35岁的憨厚男人,父母嫌弃男方学历低且异地,男人当场辞职,前往北京陪女孩读研,结婚后,女孩31年没做家务,丈夫:她做家务是对才华的浪费! 1991年,陈薇带着微笑,拉着行李箱,箱子里装满了在北京的衣物和几本厚重的专业书籍,这次回乡,她带着一个特殊的任务——带麻一铭回家见家长。 陈薇的父母对女儿的归来的喜悦中夹杂着一丝复杂的情绪,他们早已从女儿的只言片语中了解到这位名叫麻一铭的年轻人。 一个在啤酒厂工作的技术员,学历不高,与他们的女儿,这位即将从清华毕业的硕士研究生陈薇面对着这个小伙,眼中却满是慈爱,对此,父母的心中也有一丝担忧。 他们担心女儿的选择,担心她未来的幸福,陈薇从小生活在一个充满书香的家庭,父亲是大学教授,母亲在机关工作,他们都坚信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 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长大,陈薇从小就养成了独立、自律、好学的性格,她学习成绩优异,从浙江大学保送至清华大学,是父母的骄傲。 在她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对她的期望很高,希望她能够在学术上有所建树,成为一名优秀的科研工作者。 可陈薇与麻一铭的相识,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1988年,陈薇在回乡的火车上,遇到了这位憨厚朴实的男人,麻一铭的真诚和善良,像一股清流,流进了陈薇的心田。 他们开始通信,从工作聊到生活,从理想聊到未来,麻一铭的信件虽然朴实,却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陈薇的关心,这些信件温暖了陈薇的心房。 时光荏苒,陈薇与麻一铭之间的感情愈发醇厚,在朝夕相处中,陈薇对麻一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她发现,尽管麻一铭的学历并不高,但这并不影响他身上的闪光点。 他勤劳肯干,用自己的双手努力创造美好的生活,他善良淳朴,对待身边的人总是充满善意,他更有责任心,对家庭和工作都尽职尽责。 而最让陈薇感动的是,他对她无微不至的关怀,这些美好的品质,让陈薇越来越坚定地相信,麻一铭就是她想要共度一生的人。 陈薇的父母,也逐渐被麻一铭的真诚所打动,他们看到女儿眼中的幸福,也看到了麻一铭对女儿的真爱,最终,他们选择了妥协,接受了这段感情。 1992年,陈薇和麻一铭在北京举行了简单的婚礼,没有豪华的婚礼,没有盛大的场面,只有亲朋好友的祝福和两人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婚后,他们住在清华校园附近的一间小屋里,生活简单而幸福,麻一铭始终记得当初在火车上的那一幕,陈薇专注读书的样子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里。 他每日清晨即起,为陈薇准备营养丰富的早餐,以期她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开启新的一天,用完餐后,他便出门前往工作地点,开始一天的忙碌。 及至傍晚下班,他顾不得疲惫,又马不停蹄地赶回家中,再次系上围裙,为陈薇烹饪美味可口的晚餐。 除了这些,他还包揽了洗衣服、收拾房间、照顾孩子等家务,将家庭琐事处理得井然有序,为陈薇营造了一个温馨舒适的港湾。 他从不抱怨,因为他知道,这就是他爱陈薇的方式,陈薇也没有辜负麻一铭的期望,她在科研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了国家杰出的科研工作者。 而麻一铭,始终是她的坚强后盾,默默地支持着她,守护着他们的家庭,他们的故事,就像一首动人的乐章,奏响了一段平凡而又伟大的爱情旋律。 他们的爱情,告诉我们,真正的爱情,是理解,是支持,是包容,是奉献,他们的爱情,也告诉我们,只要心中有爱,就能克服一切困难,创造美好的未来。
1988年,23岁女孩从浙大保送清华读研,在回青岛火车上,她爱上一个35岁的憨厚
指尖流沙呐
2025-05-26 19:57:36
0
阅读: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