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坏了!”上海,女子逛直播间,发现6.81元10斤花生,她觉得有便宜占,直接下

笔杆子说 2025-05-26 23:26:47

“太坏了!”上海,女子逛直播间,发现6.81元10斤花生,她觉得有便宜占,直接下单!结果,等货到了后,却发现只有10粒,感觉被欺骗了,想找商家讨说法,结果店铺已经注销,发货号码也打不通,网友:这花生米买来是让你种的。来年收成是10斤。 2025 年 5 月,上海白领卞女士刷短视频时,被某直播间的 “跳楼价” 吸引。屏幕里,主播举着一袋花生米声嘶力竭:“家人们!这价格老板血亏,错过今天再等十年!” 彼时菜市场花生米均价每斤 6 元,而直播间标价仅为市场价的 1/10。在 “库存仅剩 500 单” 的催促下,卞女士果断下单。 三天后,快递盒里静静躺着 10 粒花生米,连包装重量都不足 50 克。更荒诞的是,订单页面显示店铺已注销,发货电话始终无法接通。卞女士这才惊觉,直播间里那些 “抢到就是赚到” 的弹幕,全是提前设计好的剧本 —— 有网友晒出同款经历:“我 9 块 9 买 3 斤牛肉干,收到一包香料!” 这场骗局背后,是商家精心设计的 “锚定效应” 心理战。心理学研究表明,当消费者看到 6.81 元的超低标价时,会不自觉降低心理防线,忽略商品的实际价值 。这种套路在直播行业早已形成产业链:先用 “骨折价” 吸引流量,再通过虚假发货、注销店铺等手段收割资金。据业内人士透露,此类商家通常用 “养号 - 爆单 - 跑路” 模式循环作案,平均每个账号存活周期不超过 15 天 。 更值得警惕的是,这类骗局正在催生新型犯罪。2024 年乌鲁木齐警方破获的 “翡翠直播诈骗案” 中,犯罪团伙正是通过伪造交易记录、雇佣 “托儿” 制造抢购假象,半年内诈骗 160 万元 。而卞女士遭遇的 “花生米骗局”,本质上是同一套路的变种。 这场荒诞的交易,撕开了直播带货的遮羞布。商家用 “老板破产清仓” 的谎言编织陷阱,平台对虚假宣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消费者在低价诱惑中迷失理性。正如网友调侃:“你盯着人家的便宜,人家盯着你的钱包。” 当 “家人们” 的呼喊变成金钱游戏,当 “限时秒杀” 沦为诈骗话术,我们不禁要问:监管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何时才能真正斩断这根黑色产业链? 记住,在直播间的狂欢里,最贵的从来不是商品,而是你的贪念。下次看到 “血亏价” 时,不妨摸摸口袋,问问自己:这花生米,真的香吗?

0 阅读:0
笔杆子说

笔杆子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